阅读历史 |

050 上梁不正下梁歪(1 / 2)

加入书签

蒋青云再次走到窗前,快速而粗暴的拨弄古筝。一连串急促的琴声穿透雨幕,传出很远。

女掌柜的不知发生了什麽,撑着绸伞亲自来了。

「大人?」

「多备酒!我今日心情舒畅,不醉不归。」

「是。」

三人既已结拜,关系自然不同以前。

古人的结义兄弟绝不是穿越之前酒桌上那种——兄弟,以后遇上事提我名,好使!」,「兄弟,啥也不说了,喝了这瓶子白酒,以后事儿上见。」

……

为了更好更快的抒发情感,蒋青云提议换上大碗喝酒。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

正经的男人和正经的女人之间一旦确定了亲密关系,相处会随意很多,秘密也会共享,不再设防。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男人和男人。

酒酣人醉,闲聊。

「三弟,你那方子来自何处?」

「是我母亲娘家传下来的。」

「令堂是?」

「姑苏长洲文氏。」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吴庸对此深信不疑。

长洲县文氏可是出过文徵明丶文震孟的百年家族,底蕴深厚,家里头藏点啥宝贝都不稀奇。

不过,文震孟之子文乘在顺治3年因牵扯进了接应明军反攻之案,被江宁巡抚土国宝杀了。

自此,文氏一蹶不起。

吴庸张了张嘴,似是想问什麽,最终还是化为了一口闷酒。

……

蒋青云放下酒碗:

「大哥丶二哥,我有个预判。正蓝旗吃不消被朝廷这麽整,他们早晚得反,兵祸一起,内城或无一处安全。二位兄长明日先找藉口把家眷送出城,对外就说是走亲戚,多走几天。一旦发现正蓝旗有苗头,我会尽量提前派人通知两位来我南城躲避。」

「如此甚好。」

吴庸摇头:「周兄可以到南城躲避,我不行,我是太医院使,还是到皇城避难为好。」

二人点头。

正蓝旗肯定拿不下防御森严的皇城,这一点毋庸置疑。

蒋青云似是酒意上头:

「人生艰难,官场更难,从万历起,京城就是乌烟瘴气,人鬼同行。到了如今,看似太平,其实更加险恶。我等平民出身的官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周绍点头:

「大清和大元表面相似,实则迥异。」

吴庸说的更露骨:

「朝廷只不过是没腾出手来,待西南战事结束,四方尘埃落定。许多事就不会像今日这般了。」

说到此处,三人皆沉默。

……

蒋青云字斟句酌地说道:

「其实,我也想献上防治天花的真方。但真心未必能换来真情,只怕反而招来祸害。佛曰,莫要随便介入他人的因果,我已经介入了南城数十万百姓的因果,再介入更多,怕是撑不起。」

吴庸一拍桌子:

「三弟,你做的对!我吴家世代宫廷行医,从不敢拿出十分力气,哪怕五分都不敢。当初万历帝有一颗牙坏了,疼痛侵脑,我曾祖父频频入宫,偶尔止疼,绝不根治。二弟丶三弟可知为何?」

俩人摇头。

「不想做华佗第二。」

「神仙只能待在天上静静的享受凡人膜拜。一旦下凡施展了救人的本事,那他离被愚人泼狗血丶被恶人捅刀子的日子就不远了。今日能治伤寒,明日就必须能白骨生肉,否则,世人就会骂你欺世盗名。」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屋内三人扼腕长叹。

世人皆以为官场之人谨言慎行,实际只是公开场合如此。私下,那是什麽都敢讲的。

官,首先也是人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