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章 御书房,遭遇死亡试探(2 / 2)

加入书签

「是。」

顺治表情淡定。

孝庄都瞧在眼里,心中了然,于是换了一种方式。

「福临,你三岁开蒙,读遍天下书,熟稔汉文化。你说~会有万众一心丶没有矛盾的朝堂吗?」

「肯定没有。」

「对啊。所以,斗争是无法避免的。明廷内斗,咱清廷也内斗,只不过,斗和斗是不一样的。你知道差别在哪儿吗?」

顺治没有吭声。

孝庄自顾自的讲述:

「在于底线丶在于波及范围。」

「我大清是斗而不破,把矛盾控制在了极少数人范围,左右不过是死了几个王爷几个将军。而明廷的内斗没有底线,他们为了内斗甚至会故意葬送成千上万的士兵。」

「福临,额娘不反对你清洗部分八旗贵胄,但绝对不能扩大化。」

「朕知道了!」

……

最⊥新⊥小⊥说⊥在⊥⊥⊥首⊥发!

孝庄离开御书房,回到慈宁宫时,刑部尚书李率泰早就在殿内候着了。

「臣拜见太后。」

「起来,都是一家人,无需客气。」

「谢太后。」

孝庄太后一脸春风,和善又亲切。

一番寒暄之后,终于聊到了正题。

「哀家已经替你和皇帝解释过了,是科尔坤的娘家托人找到哀家说情,然后哀家给你写的人情条子,你不敢不放人。不会再有人追究你释放科尔坤的罪责。」

「臣记住了。」

「李爱卿,你觉得蒋青云这个人有问题吗?」

「臣说不好。」

「你是李永芳最杰出的儿子,哀家信得过你。」

「蒋青云虽然年轻,但做事老辣,似有数十年宦海经验。他为人跋扈丶嚣张丶好色,凡事喜欢压人一头,但没发现他有什麽大逆不道的言行。」

「确定?」

「确定。」

「退下吧。」

「是。」

李率泰默默退出慈宁宫,擦了把汗。心中打定主意尽量争取机会外放督抚,不在京城这摊浑水里搅。

……

一场不见血的交锋暂时落下帷幕,蒋青云靠着惊人的嗅觉和敏锐的直觉,躲过了一次巨大的危机。

他马不停蹄的做了2件事。

第一件事,替乾儿子洪士铭安排了一个福建四品督粮道兼泉州知府的差事,让这小子回老家做官,意味深长。

第二件事,在永定门内新建四合院60馀座,优先安置下属家眷。由于是清一色红砖,又被坊间称为红砖胡同。

这两件事都是有的放矢。

洪士铭是个定时炸弹,放身边危险,还恶心,所以外放。

让他蹭点军功,然后再安排到广西或者湖南去做布政使一级的大员,届时,他将完美的站在大西军的反攻路线上。

让他死于大西军之手,不至于留下一个「恩将仇报」的骂名。

顺便,还可以试探一下洪氏家族的真正底色。

第二件事的目的更清晰。

通过安置下属家眷,确保对这些人持续施加影响力,恩威并施,才能确保小团体的凝聚力。

「元以宽失天下」。

蒋青云深知,绝对不能纯粹的依靠情感和义气驾驭一个规模不断膨胀的小团体。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