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 棋盘之外(1 / 2)

加入书签

魏王府客院,青莲居。

一间清雅的木屋,陈设简单,一榻丶一案丶两个蒲团。

此时门窗紧闭,室内昏暗,高戬换下外袍,只着素色中衣,坐在蒲团上。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纷乱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近乎死寂的冷静。

案前地面上铺着一张巨大的丶非金非玉的深色星纹棋枰,纵横线条并非直线,而是带着玄奥弧度的星轨,材质温润,触手生凉,两侧各放着一个紫檀棋罐。

高戬盘膝坐于棋枰前,背脊挺直,这是师门刻入骨髓的仪态。

头痛依旧在持续,胸口的绞痛依然清晰,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内腑的隐伤。

高戬面无表情,他的脑中不断回荡着陆沉渊那充满讥诮的「等你凯旋」,颜冰凝隐含怜悯的劝阻,众人或明或暗的复杂目光……还有公输桀被铁水重伤的幻影……

这一切如同滚烫的烙铁,反覆灼烧着神经。

「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高戬反覆推演了两个时辰,还是不知道「六仪击刑」错在哪里,又怎麽会引发青龙困柱,可陆沉渊的表现,他对奇门的预判,又在表明他说的很可能是对的。

高戬服下丹药,暂时压制住反噬带来的剧痛,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不平。

「慧极必伤」……

师尊的箴言在耳边回响。

他付出了咳血丶头痛丶体弱的代价,才换来旁人眼中的「算力精深」丶「悟性高绝」,可陆沉渊呢?

他破解隐仙机关如观掌纹,却不见丝毫代价,这颠覆了他过去对「智」和「力」的认知。

他需要答案。

不是关于四象转心轮,而是关于陆沉渊。

他想知道,这样一个异数,他的命途究竟通向何方?是否真如他所展现的那般无懈可击?还是……在命运的长河中,亦有暗礁险滩?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面前的星纹棋枰上。

这是师尊所赐,蕴含一丝星辰之力,此刻,唯有此道,或许能为他拨开迷雾。

「启盘。」

高戬深吸一口气,强行摒除杂念,施展「棋象问卜之术」。

他伸出修长却微颤的手指,指尖并未触碰棋罐,而是悬停在星纹棋枰上方寸许。

一股精纯而内敛的神识意念自他眉心透出,缓缓注入棋枰,随着意念流转,棋枰上那些原本黯淡的星轨纹路,竟如同被无形的星辉点亮,泛起一层极淡的丶流动的银芒,纵横交错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在深色的底材上缓缓流淌丶延伸。

他意念的核心只有一个:陆沉渊。

紫檀棋罐无声开启。

罐中并非普通棋子,而是由墨玉与星砂炼成。

墨玉深邃,仿佛能吸纳光线,星砂则内蕴点点星芒,温润剔透。

此刻,数十枚黑白子如同受到感召,无声无息地悬浮而起,环绕着星芒流转的棋枰,遵循着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盘旋,发出几不可闻的丶如同星屑摩擦的微响。

「问命。」

高戬以神识勾连冥冥天道,渴求指引,目光却紧紧锁住棋枰中央的「天元」之位。

——此乃命局核心,问卜所系之处。

他意念微动,一枚象徵业力的黑玉棋子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稳稳落向「天元」之侧的一个关键星位。

然而,异象顿生:

黑子落下的瞬间,棋枰上对应区域星芒骤然一炽,一股无形的丶沛然莫御的「真意」自「天元」弥漫开来,并非攻击,而是如同坚固无比的琉璃屏障。

那枚墨玉黑子甫一接触这片「真意领域」,其蕴含的负面推演之力竟如冰雪消融般被迅速净化丶剥离!棋子本身并未碎裂,但其深沉的光泽瞬间黯淡下去,变得灰扑扑的,仿佛失去了所有灵性。

高戬瞳孔微缩,但并不意外,他指尖再点,一枚象徵气运的星砂白子随之落下,试探性靠近「天元」。

这一次,异象截然不同:

白子落下,非但没有被排斥,反而如同水滴汇入大海,瞬间与「天元」区域流转的星芒产生了奇妙的共鸣,紧接着,数枚原本盘旋的星辰砂白子仿佛受到感召,不待他催动,便自行脱离原有轨迹,带着清越的微鸣,精准落向「天元」周围数个重要星位!

落子如星坠,彼此辉映。

瞬间在「天元」周围构筑起一个稳固而璀璨的星环拱卫之势。

其中一枚白子更是悬停在「天元」正上方三寸之处,光华内敛却无比坚韧,如同一轮微缩的明月,将「天元」之局映照得通明透亮。

高戬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

棋局已显!

无需强行窥探,星枰之上的落子与异象,已是最直观的「回答」。

——棋局昭昭,如日中天!

这就是陆沉渊的命。

高戬凝神于棋局,不再试图「攻击」或「窥破」,而是如同面对师尊留下的千古残局,进行纯粹的推演与解读。

星枰在他眼中不再是冰冷的器物,而是命运长河的投影:

「天元」核心:代表陆沉渊的命轨。在星环拱卫与明月悬照之下,其光影稳定丶纯粹,灾劫难侵,邪祟辟易;

拱卫星环:象徵其命途中的助力与机缘,并非一帆风顺,虽星环之外仍有代表未知变数的黯淡区域,但大势已成,根基稳固,贵人相扶,机遇自临。

那轮「明月」:其光华核心,赫然是一个模糊的人影,在它的星光庇护之下,陆沉渊命势煌煌大气,如日方中,其势已成,锐不可当。

若是旁人,明月代表的人物还可能难以猜度,想要得到明确答案,需要更进一步冒着天道反噬的风险一窥天机,但陆沉渊这个人声名远播,他的一切都明晃晃摆在世人眼中,这轮明月是谁,不需要多问。

——太平公主,李令月。

高戬的目光扫过自己先前落下的那枚灰暗墨玉子,孤悬于外,与那璀璨光明的核心棋局形成刺眼对比。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付出代价,殚精竭虑,却如那枚灰暗的棋子,被排斥在真正的「大势」之外,甚至无法在对方的命轨中留下有价值的印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