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朝局震动,新旧(1 / 2)
第139章 朝局震动,新旧
戍天历10月15日开始,跟随戍帝亲征的爻军们铩羽而归。这并不是如山倒的溃败,而是一种高唱「敕勒歌」的无可奈何。
16日凌晨,位于中军营帐中的戍帝身着睡衣起身。他看着北边距离自己几里之外,轰日限部那儿的冲天煞气。
戍帝朝着案台走去,而常侍则早就展开卷轴地图。他的手指在镌刻各种地理符号的帛布上划着名,突然停在自己连营外五里处。随着他凝视地图上轰日限扎营的地方,杀伐声灌入脑海中。
几个时辰后,他看到了南逃溃兵。虽然他派出亲卫过去询问,还没有传来消息,但是他知晓这又是一场失败罢了。
戍帝走到了本阵大营中,面对众多穿着铠甲的将士们冷静说道:「不要慌。」
戍帝自己克制住了自己的慌张,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询问将军:他们可靠的部队在哪儿?
虽然他希望此时拱卫在自己周围的兵越多越好,这是人类在危机中潜意识的决断,但是作为天子所继承的命格告诉他,帝王是不允许像凡人那样慌乱的。
于是乎,在戍帝主持下,进入营帐的将士们开始安静有分寸地叙述起当下情况。
戍帝身边兵家将领在进入营帐后,抓住了这个「在陛下面前提出意见」的机会,他们默契报出自己在当下可以调动的部曲规模,然后根据当下还能控制的军力情况,对戍帝谏言。
营帐中,戍帝端着镜子从善如流,将指挥权限逐一下放给了最有能力的人!因为他的镜子不仅仅是能照谏言者心中真实所想,还能看到其他人是否对此谏言持正面观点。
在兵家体系中,在数量过五千的大战中,当前沿发生混乱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增加中心周围的守卫力量,而是尽可能地让预备队在混乱方向组成一道阻隔线,防止混乱扩大。
戍帝在这关键时刻,没有对军团错误地干扰,而是选择了放权。
于是乎,庞大而僵硬的军团壮士断腕,舍去东边轰日限部队的崩溃区,直接建立起了新的阵地,将溃兵和敌人的冲击挡住了。
数公里外昊军阵内,赵诚通过鸦人侦查到这一幕后,当即对部署做了调整。
他让麾下的轻骑兵待命,绕到大爻前营的后方扬尘鼓噪,作进攻状。
爻军戍帝本阵内,由于戍帝此时身边指挥系统尚在,在观察到了赵诚的迂回轻骑兵后,当即在后阵营帐中,升空一支纸鸾部队,这支纸鸾部队,踩着脚踏板,在背后两侧竹蜻蜓翅膀煽动下,腾空而起。
纸鸾部队一盏茶内抵达昊军骑兵头顶,对这些来袭敌军射出绑着燃烧物的火箭。
虽然火箭没有造成多少杀伤,但是爻军这边,本阵的部队,以及在本阵外乱跑的溃兵,看着这些「气势汹汹」仿佛要吞人的昊军骑兵,在火箭下狼狈的躲闪,也不再慌乱,那些先前被昊军冲散丶被赶到这里的溃兵开始集结。
…鏖战开始…
三个时辰后,就在赵诚麾下先锋步卒五千人,距离大爻戍帝所在本阵两百步,而其馀兵士组成的左右两翼也压制住爻军增援力量时,赵诚突击部队和戍帝中军接仗;双方的弓弩手互射第一轮后,双方甲士们开始列队相互贴杀。
甲士们能够感觉到头顶上己方弩箭刷刷的飞过。而对手的弩箭如同蜂雨般扑面而来,大家勉力把胳膊上绑着的铁包木盾举得高高的。
终于,在压抑的呼吸声中,近战部队相互交接了。这上万人的砍杀,血气冲霄。天上没有云彩,星日同辉,甚至能够看到一轮血月。
大约相互搏杀半个时辰后,随着部分兵线上的爻军队列节节败退丶难以维系,与此同时后续冒出了黑烟,这些黑烟让阵前的爻军们不住地回首望去。
要知道,在这万人级别的交战中打到最焦灼的阶段,双方都憋着一口气时,负责指挥的大旗被夺,亦或是后阵不稳定,都是让前线血战士兵们意志动摇的要素。
爻军后方产生黑烟的原因:赵诚派出的一批龙马骑兵正在不断点燃火把朝着可燃物扔过去,他们的破坏并不大,但起到了「动摇爻军军心」的效果。
视角回到前线,在此形势危急时刻,戍帝没有走,所以大爻兵将们也稳住了。中军派出一个门下督,赶到各个战线上高呼「陛下仍然在,稳住,稳住」的口号。
视角来到昊军主阵地。赵诚看着此时仍然坚韧的爻军不禁感慨,而一旁跟随他的将士也被爻军如此坚韧感觉到动摇。
赵诚思索了片刻,仍然没有放弃,选准东南角,将自己麾下最后精锐预备队投上去。
在旗帜号令下,三队天庭龙弩手跑到前线。这些强大远射方阵朝着战线靠过来,正如一座冰山贴近铁达尼号一样充满压迫感。
爻军本阵这边,在天上飞的龙马骑士(爻军裨将)在看到昊军阵线后面的动向,于是乎匆忙的甩出令旗,试图通知地面上将领把后面弓手调上来
但是这位爻军裨将刚刚掏出旗子,身上就中了一箭。
射出这一箭的是赵诚的门下督,这三位门下督骑着昊天狮在天空徘徊,逮住了这个关键时候。他们拉弓射出几箭压制,于是乎让爻军这边调度慢了二十个呼吸。
对于大军调度来说,这「200ms」的延迟,已经造成了致命效果。昊军的天庭龙弩手们先一步到达了战场。
当龙弩手们的第一批箭雨扫过大爻后面预备队时,爻军后排弓手的大片惨叫让前线砍杀的甲士们在惊慌中,最后一口气泄出来了;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阵线率先崩溃。
二十个呼吸后,爻军弓手们也终于赶上来了,但是他们也仅仅是射击了一轮;较轻的箭矢打在龙弩手甲胄上弹开了,并没有在战场上造成有效压制,随着龙弩手们调整射击后,爻军第二轮射出弩箭时,气势落在了下风。
第三轮则是被压制。爻军弓手们看着袍泽的小腿和胸口被贯穿后,虽不是被吓得逃跑,但慌张下弓拉不满了,箭矢也都射不准了。
等到顶着盾的昊天龙卫长戟甲兵压上来时,大爻后方混乱更大了,随即大爻东南侧率先崩溃了,紧接着则是连锁溃逃。
…天命…
一个时辰后,赵诚看着爻军本阵在十公里外重新集结并且稳步撤退,叹了一口气。
刚刚那一战他打赢了,但是并没有全胜;昊军率先打崩了爻军左侧,但爻军中军两千人还稳稳地镇压住了半个时辰。
等到那两千结阵的精兵最终被弩箭射崩后,戍帝旗帜在后面三里地外赶来的生力军中重新树立起来,大爻不只是这一路五千军马,后面还有。
戍帝带来的各路藩镇兵马实在是太多了,精兵良将如云,在挨打的情况下,只要不一次被揍的解体,那麽就不算完败。
爻军如同冬日寒冰,虽然下一把力气将其搅碎成了冰粥,但若是慢了一点,就会重新冻结上。赵诚现在已经歼灭不少爻军将领精锐部曲,但他已经撑的吃不下啦。
爻军以戍帝为中心的军阵现在再度集结,固然残馀的士气让其没法继续再战了,但也不是昊军能够冲杀拿下的。
赵诚现在只能看着爻军结阵撤退。至于溃退的那些兵丁,也无法衔尾击杀。
至于赵诚这次进攻,已经是主动向前突击两次了,从一开始推平轰日限,到现在击溃戍帝本部一共是推进了五里地。现在再向前推进十里地,那就打不赢了。
《孙子兵法》云:卷起铠甲,轻装快跑,日夜不停,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行进,奔袭百里去争利的话,那麽,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精悍在前,疲弱在后,按通常规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到达。
赵诚现在虽然确定武飞在渤郡,但是从和浦娥的交流中得知,浱州有一个善于打突袭的将领。如果自己完全不留空档,在现在厮杀得非常疲惫的状态下继续憋着一口气追击。那麽,那个浱州将领若是直接照抄赵奢的阏与之战的答案,突击至背后径道,断掉最后一条粮草带后,再以逸待劳,赵诚目前的赢局会急转而下,全盘皆输。
于是乎赵诚也决定全军撤退了,然而戍帝这儿也并不安稳,在赵诚走后,他的暗卫探查到麾下将军似乎是在密谋什麽。
…战后馀波…
戍帝亲征遭遇挫败后,导致升龙关以西的大爻领土并没有被夺回来。
这导致在山河社稷图上,北方原本大爻的色彩加速异化,开始变的五彩斑斓起来。各个州府官僚都开始上报境内的将门跋扈。
10月19日,消息传到了大爻朝堂上,让爻都上下剧震。自从两个月前武飞发起攻击,一路克定渤郡后,大爻朝大有伪昊不堪的论调。
十天前渤地传来消息,武飞是带着一支偏师做到连战连捷,而戍帝则是集结了北方的精锐,也该是澄宇清世了吧?但现在却打成这个样子?!
西边的战事和渤郡的战报几乎是同时传来。但爻都中的高门大阀所传言的都是「戍帝被困」的话题。
在那些心怀大局的朝中大佬眼里,眼下戍帝现在是什麽情况?是头等大事。
胡须发白的老臣:「陛下那边能够撤回来,比谁都重要!」
朝会召开前,朝中稳重派系在在天宫下司徒老人家的府上开了一个小会,其中司空家中世子道:「渤敌现在民气沸腾,军中三战三捷,士气正旺,绝对不可能望风而降。所以苦一苦东市军,抽身向西,或向北,总之得发起进攻!这样伪昊就顾不得追击陛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