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章 坠宫(2 / 2)

加入书签

顿时他脑海中浮现出了坠宫中死去的魂魄,宫女和妃子们吐着长舌头看着他,木星语阴沉的拿着剑斥责「周王篡位!」,最后是戍帝坐在帝王位置上,盯着他冷冷道:「逆子安敢!」

在宫殿外,显道人正在举头望明月,随后拿出了一把斧头,斧头举高,迎着月光,然后对周王所在悬浮宫殿,猛地一挥。随着斧头挥下,天空上邪月迸射出一道流星,不偏不倚,沿着斧头落下轨迹,朝着周王所在宫殿落下来。

而这座宫殿,似乎感觉到了危机,开始下坠躲避,但是天上流星随之转动方向,好像已经锁定了。

太庙内,周王猛然在恐惧中跳了起来,而随着他跳了起来,太庙中原本点燃的香火,无声无息的断了。这代表天命融合被强行中断。

他这融合的一半天命,告知了他,接下来没有什麽「福祸相依」变化无常,而是纯纯的报应。

就在他捂着自己的头,想要清理掉那令他疯狂的恐惧时。突然感觉轻飘飘地,宫殿的瓦砾开始缓缓地悬浮。

而宫外的黄门侍郎随后跌跌撞撞进来喊出了原因:「殿下,殿下,紫,紫微宫,正在下坠。」

…国运自此骤降…

在邪日掩月的时刻,大爻的全城百姓,看到了紫薇宫被黑气笼罩,随后被流星砸中,最后坠落。

中宫底部充满能量的砖石炸碎了爻都城西的房屋砖瓦,大量烟尘淹没了小半个爻都。

随着邪月不再遮挡太阳,大爻宫廷卫兵们从宫殿中救出了周王。

速旺带着周王的诸多心腹们,将周王从废墟中解救出来,但周王和他的常侍们,并没有注意到京城的百姓看着这车驾的目光。

千年以来,天子是深深地屹立在天坛上,与天道直接对话。

然而现在,天坛被异星击中后,从高空中坠下,显然是有人失德了。而从天坛废墟中出来的不是戍帝,而是周王!——再联想到溃逃的士兵们大喊「周王弑君」,所有人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到底是什麽产生了如此「天怒人怨」。

周王在车马上听到无数窃窃私语,百姓那充满怀疑的目光,让他如坐针毡。

曾几何时,他觉得王座无比美好,恨不得就在下一秒坐上去,但现在他的愿望达成了,却并没有那麽开心。

…戍帝临终时望着宫外的最后遗言是「你太急了」…

周王府中,李氏庇护着乳名叫做「朱哥儿」的儿子,而王府内也遭到了其他邪祟的侵入。周王其他男性子嗣无一幸免,有的用手指抠掉自己眼珠,有的朝着假山撞破脑袋;王府中众人们都极力地将这些贵胄孩子们保住,但这些孩子即使是被按住了,但仍然是癫狂地咬碎自己舌头。

李氏给朱哥儿设置了结界,一些鬼魂在外面,但看起来是死死的保护,但其实李氏自己知道,这不是她的儿子需要保护,而是防止自己儿子身上那股火气净化整个王府。

其中一个躲进结界的丫头在结界运转中会刚好看到这一幕,一个冤魂靠近,在触碰到「朱哥儿」后,就浑身冒烟烧光了。

等到周王从宫殿中赶回来后,他蓦然发现,自己的子嗣就仅剩下「朱哥儿」和两个同时被李氏所庇护的女儿了。

…天下蠢蠢欲动…

就在坠宫之变发生的同时,天下各大宗门也都纷纷惊骇。

诸多仙宗门派们在明恒山上的莲宝门中议事。不同于城隍之间的盛宴,修仙者们坐在云气上开始交流。

召集大家的兴荣道尊:「诸位已经算到了结果了,大爻的气数突然之间猛降一截。」

诸多仙宗们纷纷颔首,关于大爻相互夺储,他们作为出家人并不在意。但是现在天下大乱,大爻气运猛烈下降,就意味着兵事将起。

而原本被戍帝所镇的兵家会相互碰撞,人间征伐,即会导致山河不稳。

自从邀天宗和九耀派的山门被邪月扬了后,诸多仙宗已经是知晓这次大劫的恐怖。各方都已经派遣了子弟们入红尘。而上一次会议讨论入世,都是从贵胄丶州府官人那儿入手,大家都默契不提兵家。

在宣冲的前世,这就好比全球局势动荡,但是只要某个底线还没有破,大家都是不谈核的。

而现在,各方却不得不谈了,而上一次各大宗门积极主动地入世,广泛和兵家合作,还是爻朝替代承朝的时候,人间道中陷入了阐与截的理念之争。如今各大仙宗之间没有按照理念站队,但是都希望自己的道统能够在此次大劫中壮大。

北云门率先发难,开始宣称青华宗越过界了。青华宗现在派遣弟子加入武恒羽这一支兵家,沿着大河进入各处水泊,并且伸到了北方。

青华宗抢先拿下了最强兵家丶最强的气运,自然是遭遇各派眼红。

青华宗剑仙们冷哼一声表示:「匡扶天下,本就应该对所在范围斩妖除魔。尔等没有出力,难不成坐等大爻崩坏,殃及江河?」

仙人们有仙道之间的计较。而计较的越多,清灵的地方也渐渐多了一些浊意。

…大争之世…

戍天历5月4日,天宫坠落。木星语带领的残军,在5月下旬陆陆续续地跑回了渤郡。

关于这件事,宣冲把所有士官收拢,连带渤郡幕僚们都叫到了面前,共商此事。

至于武恒羽不请自来询问情况,武飞当即让他离远一点,且耐性解释一番「这种密谋他不知道是最好的」。并且,让武恒羽最好带大军严阵以待,戒备自己。

所有士官们到场后纷纷沉默,从京城中出来后,大家不能说是同生共死,也都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木星语死了后,大家都兔死狐悲,但是很彷徨,有的心里冲动「反他娘」「杀回去,重新立帝!」这种冲动是建立在自诩天下无敌的情况下的。

当然这冲动的想法,此时是不会被东市军内大部分成员认可的。

东市军士官们在此次变局中,更多考虑的还是如何确保京城中家人。遂,大家在慌乱中无果,最终把「寻求拿主意」的目光对准了武飞。

武飞召这些人都来讨论,本来就不是「定事」,在定事的时候是越少越好,否则就是谋事不密。

武飞的策略是,所有逃回来的残军全部隐姓埋名,然后从死牢中找几个倒霉鬼,斩了头颅后,送给周王表示,这是给「劝说自己投降的周王」一个台阶下,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周王不要牵扯到京城中家人。

对此众人皆称善。然而,虽然武飞办妥了,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不必冒险。但是众多大军心里对朝廷的不忿却没有打消:「自己打了这麽多年仗,功劳还没封赏,朝廷就对自己干这麽个事情?就这麽重建权力核心,把自己踢出群外了?!」这种事想多了,晚上,总会憋屈得睡不着觉。

「周王,真特麽该死啊!」众将心中之念。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