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佑?(2 / 2)
如同初次见到地震的大学生一样,大殿上一片慌乱,大量灰尘从殿梁上落下,而灵帝身后「受命于天」的木匾也在震荡中歪了,这是千年未有的恶兆。
灵帝恼羞成怒,如果真的知道会是这样,他可能会忍一忍,刚刚就放那个大臣离开了,以斥责其是狂生,来结束这场尴尬。
定下新年号,原本是「天佑」来保佑君王,但灵帝现在被天命嫌弃。
然而靠着灵帝上位的一位近臣,也就是速康的哥哥速旺立刻命人搬运的镇狮进入大殿,稳住殿的下坠。
在殿堂稳定后,速旺没有邀功,立刻给政敌们定性道:「这是逆臣在谋反。」
灵帝感觉这有点过分,但是亲自感受到下方那些质疑的目光,他只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下令严查谋反大案。
此言一出,宫廷内照入的光似乎又黯淡了
显道人望着此时大爻的宫殿,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舒心笑容,因为「万变」已经在这不变的王朝中开始了。
…一个牢牢笼子锁住帝王的施展作为…
6月后,灵帝开始选拔干才,即能帮助他掌握大权的人才。
曾经是戍帝手上一把刀的绣衣使者,是最快开始转变立场。作为有技能的酷吏,他们在谁手下效力,不是效力呢。
在街道上,他们又开始张狂起来,挨家挨户拷问对方有没有谋反,如果没有获得足够好处许诺,就当即定罪。
戍帝在用这些酷吏时,还是有约束的,即划定了一些人,让这些酷吏们不能动。
因为戍帝知道这帮人是没有立场的,只配当刀子,而下刀得割得足够精准。
要知道,宣冲脑子中是「阶级叙事」,但同样是不敢依靠这些出身更加「贫苦」的酷吏们。
但灵帝显然是失去了这把刀子的控制权,并且将这把刀子的主控权,交给了他最依赖的近臣。
随着几个尚还有理性的朝臣因为和速旺在治国上有所争执,被快速打为反贼同党后,全家被绣衣使者拿下。
朝堂上原本几派声音相互制衡的「乱象」消失了,转而变成了以速旺为首的清一色的声浪。此时速旺就算是指着一个兔子说是乌龟,朝堂上也都是「啊,对对对」。
速旺在掌握了朝局权利后,于是乎在七月七日开始朝着灵帝谏言:「陛下富有四海,但是地方上却阳奉阴违,这在于藩镇之患。」
灵帝:「这为之奈何?」
速旺则是说出了自己的削藩之策。
靠着李妃胸脯的灵帝刚想说:「你看着办。」突然觉得有一些大恐怖,立刻起身道:「这得从长计议。」
在他头顶上朱雀星宿的星光暂隐,而这星相如果凝聚到极点,宫殿中今晚就要出现大火了。
而李妃这边给灵帝喂紫色葡萄的手指,也被烫了一下,非常有礼数地坐在一旁。
…朝中混乱朝着四方扩散…
坠宫之变后,木星语麾下的军士们一部分跑回渤郡,而另一部分是朝着天下四方流动。
若是百年前,普通的逃卒在天下是无立锥之地的。只能躲在山林中,与虎豹豺狼为伍。坏的情况下变成山林野人,偶尔出山露头,吓到百姓,久而久之,引来镇魔司的关注,被当成妖魔降服。当然也可能被仙家看重,收入门内做个仆役。
但他们可不是普通的逃卒。戍帝给武飞选中的士官都是爻都中有背景的,而这些有背景的士官们,他们的家族不仅仅是在爻都,还在地方上有势力。
并且这时候,同样有很多老臣以告老还乡为由远离爻都这个是非之地,临走前也没忘了给速旺一党留下点雷。
这些老家伙将那些本家逃卒们的妻儿老小也都统统带回家了。并且在这些逃卒们回家后,给予了金银细软,让其北上去武飞那儿询问大帅。
所以在六月下旬之后,新一批逃卒姗姗来迟。一路北上沿着运河,在一到两个月内,来到了渤地。
他们为什麽后到?并且第二波还是抱团集体来到这里?这一到两个月内,他们与哪些势力见了面?宣冲:「大爻水深的很,现在把旋涡都送到我这里来了。」
渤郡这边巡逻队对他们的身份进行核实后,武飞来到校场地上,看着这些发髻都没有完全散乱的家伙们,意味深长摇了摇头。
武飞核实完名单后,给予这些归来逃卒们的处置是:「每个人三十军棍。」
打这一顿军棍的缘由,是他们丢弃了主帅溃逃。
关于这军棍,不打不行,这帮来投奔的,有多少都是带着外面势力的小心思,奔着搞事情回来的。
必须在校场上,用噼里啪啦的棍棒和皮肉接触声,震慑士兵让其和这些逃卒保持距离,但饶是如此,一些乱象也传出去了。
在操练中列队路过的军士们看到了这一幕,在自行理解过程中,开始交头接耳。
新军士1:「这棍棒打得疼啊,话说溃逃就是打军棍?」
老军士:「啐!溃逃就只打三十军棍,想得美啦!溃逃的至少是一百军棍。这还是得到了撤退命令,没能维持队列;如果临阵接敌后溃逃,当斩。失将,未有人接旗领军,更是要斩。」
新士卒2:「嗯,大哥,我听说这些人都是在爻都那儿~」
老军士压住了新兵的好奇,小心翼翼的看着周边:「你们不要外传啊,咱们那位木星语将军,不是死在沙场,是遭遇了奸臣陷害,所以这帮逃过来的兄弟们不算是临阵溃逃。毕竟啊,朝堂上甩刀子,咱们武人哪里懂呢。」
新士卒3压低声音:「啊,大哥,朝堂对木将军动手?现在还要追杀过来,咱们大帅难不成就束手就擒?」
老卒眉眼之中带着自豪:「咱们大帅义气啊,铁定能罩住。再者嘛,就算朝廷知道了咱大帅收了人,朝廷又能怎麽着?咱们大帅当年在爻都,包全城窑子的时候,那些个人屁都不敢放。」
这兵卒差点就脱口而出,「如果朝臣敢逼迫咱们大帅,咱们就要兵变」这类大逆不道的话。
眼下朝廷权威显然在各方心中日益淡薄了,毕竟这几个月在各种暗中推手的推波助澜下,周王弑父篡位传遍了整个北方,同样传遍的还有「武飞要清君侧」。
武飞远远地看着这些老卒们,优秀的耳力让自己能分辨出他们所说的内容,然而武飞一脸肃然,「现在天下有一股势力想让自己作为出头鸟!」
…视角来到南边…
而在南边,朱力强那三个藩镇原本是率先截了部分爻都的逃卒后,但后来被这些逃卒嚷嚷的话给惊骇到了,随后,故意在夜晚看管不严,让这些逃卒跑了!
代郡,将军府上,朱力强难得没有饮酒,他派出探子对北边打探盯着东市军动向。
朱力强在收到各方信件时,他连忙族中子弟说道:「新君继位,按理说我等应当表忠心;但是眼下天子身边都是小人,我等还是莫要牵扯其中。」
要知道,当年周王监军造成了北路军崩盘,朱力强等三镇当年就是及时脱离周王派系,取得军事自主权后,才稳住北方局势。
武飞和周王眼下有龃龉,而朱力强等武将同样和这位新君没有恩义。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