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漕运保卫战(1 / 2)
虢王李巨见到局势糜烂岌岌可危,他挺身而出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请旨领兵出关征讨叛军,阻止贼将武令珣继续南下威胁南阳郡。」
「从天宝十三载开始,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那年秋天连续下了六十多天的雨,致使关中百姓粮食歉收。」
「西京长安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陛下曾经调拨太仓粮米一百万石以济灾民,可这仍然是杯水车薪,黎民百姓饿殍满地。」
「本来指望着去年能有个好收成,不曾想到水灾过后又是旱灾,关中百姓年谷不登,加之年底安贼起兵造反祸乱天下,很多江淮粮船还没来得及运到长安便被叛军截下。」
「随着黄河漕运中断,朝廷不得已改道长江航道,江淮粮船沿着长江到达汉水,经由襄阳上溯丹水,接着分批陆运再走武关直达长安,这才勉强运来数十万石粮米。」
「如今叛军驻扎在武关之外,江淮粮米已经无法运至关中,粮船只能沿着汉水上溯至汉中地区,然后分批陆运走褒斜道,翻越秦岭抵达扶风郡,再把粮米装上船只,顺着渭水而下才能到达长安。」
「这条道路耗时耗力路途遥远,就算能够顺利把江淮粮米运到长安,损耗率也会大到令人承担不起,粗略估算运输成本相比以前会增加几倍乃至十几倍。」
「更何况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生死未卜,南阳郡和襄阳郡岌岌可危。」
「其中襄阳郡乃是汉水的漕运枢纽,南阳郡作为屏障万万不可丢失。」
李隆基发现到头来还是自家人能够堪当大任,他面露大喜说道:「爱卿真是勇气可嘉,不愧为宗室子弟。」
「那朕委任你为河南节度使丶御史大夫,同时兼任陈留太守和谯郡太守,统领岭南丶黔中丶南阳三镇兵马讨伐叛军。」
虢王李巨拍着胸脯保证道:「微臣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希望!」
李隆基非常关心南阳战场,他对鲁炅损兵折将极为不满,可考虑到他是哥舒翰的爱将,故而不敢像高仙芝和封常清那样随意诛杀。
现在为了能够守住南阳郡,李隆基命令颍川太守来瑱接替鲁炅所有官职。
虢王李巨担心鲁炅还活着,他多提一嘴追问道:「陛下,倘若鲁炅退到南阳郡坚守待援,将功补过,那微臣该怎麽处理他呢?」
李隆基思考片刻回复道:「你可以视鲁炅表现灵活处置!」
「遵旨!」
虢王李巨深知李隆基这是把处置权交给自己,他需要承担起漕运保卫战的重任。
杨国忠适当站出来说话:「陛下,自从黄河漕运受到安贼截断以后,江淮粮船改走长江航道仅仅持续半年而已,这半年时间才运来数十万石粮米,杯水车薪难以度日,关中粮仓几乎快要告罄。」
「潼关大军已经开始缺粮,再这麽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理应命令哥舒翰赶快东征,可他总是推三阻四不敢出关。」
「据报贼将姜天骄早已返回河北道,陕郡只有崔乾佑所部几千人马,何不趁此良机大举反攻?」
大部分人总是倾向于自己所愿意相信的,有时候真相和假象并不重要。
李隆基认为安禄山的叛军战线拉得这麽长,他手上兵力肯定没有那麽多。
哥舒翰手上握有二十万大军,这里面还有河西和陇右两大藩镇八万精兵。
就算陕郡的崔乾佑不止几千人马,那他兵力肯定也是比不上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