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 李泌定策(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87章 李泌定策(求订阅)

关内道,灵武郡。

李亨在行宫中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平叛之策,他魔下已经聚集大量军队,其中还有朔方和河东两大藩镇的精兵强将。

裴冕率先站出来说话,他郑重其事说道:「陛下,最近长安叛军发生严重骚乱,据传贼将阿史那从礼窃马出逃,这给叛军内部造成不小混乱。」

「京兆尹崔光远虽然接受安贼的伪职,但是他仍然心向大唐,于是趁乱派兵包围众多叛军大将的府宅,名义上保护安全,实际上是找机会下手。」

「奈何崔光远还没来得及下手,叛军已经察觉到他的意图,不得已他带着十几位官员逃离长安来到灵武郡觐见。」

李亨对此喜开颜笑说道:「当日朕与太上皇仓促离开长安,把这烂摊子全部扔给崔光远,而他仍然还是心向大唐,真不愧为博陵崔氏的世家子弟,由此可见河北臣民依旧心怀大唐。」

「既然太上皇曾经委任崔光远为京兆尹,那朕还是加封他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让他前往渭北招抚那些流亡在外或者被迫投敌的官吏百姓。」

裴冕情不自禁皱起眉头,他觉得有些不妥劝谏道:「陛下,崔光远好不容易来到灵武郡,而今又要他重新回去,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好啊?」

「这有什麽不好呢?」

李亨羽翼已丰自然不把裴冕放在眼里,他不屑一顾笑道:「朕这不是对崔光远委以重任吗?他曾经在叛军阵营待过,没有谁比他更加适合!」

对此裴冕只能无奈暗自叹息。

崔光远还算属于比较幸运,他至少还能将功赎罪,毕竟脑袋没搬家,其馀十几位跟他来到灵武郡的官员可就惨了,全部非贬即杀。

官宦边令诚也从长安逃到灵武郡投靠李亨,可等待他的并不是将功折罪的机会。

李亨毫不犹豫就把边令诚处死,他眼里绝对容不得沙子。

边令诚之所以跟崔光远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倒也不是因为罪孽深重,而是他对李亨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崔光远乃是出自五姓七望之一博陵崔氏,让他官复原职招抚那些投降叛军的人,只是为了能够减少抵抗而已。

至于李亨选择杀掉边令诚,那是让他用掉脑袋的方式,震那些打算投降叛军的官员。

这也是为什麽崔光远能活,但边令诚必须要死的原因。

李亨已经开始冷落裴冕,他认为这家伙生性忠勤一心为公,从来不为自己这个皇帝而考虑,整天说着要为大唐社稷尽忠,那麽要他还有何用。

对于李亨来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大唐社稷关他屁事。

距离李亨在灵武登基继位还不到一个月,他就开始冷落和厌恶裴冕,从这里就能看出这又是一个冷血无情的皇帝。

虽然李隆基确实是个冷血无情的皇帝,但他多少还是有点本事在身,要不然也无法造就开元盛世。

反观李亨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太仓精粒为之食,御局绫锦为之衣,左库之钱供其费用,下民之力给其役使,夏不知暑,冬不知寒,不知稼之艰难,不闻黎民之劳苦,只不过是一个顶着人头的猪而已,就凭他还想平定安史之乱?

裴冕对于李亨具有拥立之功,而他也是李亨所委任的第一个宰相。

结果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亨已经滋生出冷落和厌恶,只能说这大唐忠臣还是太多,要不然他岂敢有这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