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籍帐与税赋(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115章 籍帐与税赋(求订阅)

河东道,太原府。

姜天骄在太原城接到李光弼遭到斩首的消息,他拿到书信后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这个以一已之力撑起半壁江山的李光弼就这样死了?

「夫君,您这是怎麽了?」

安璇玑还以为这是收到什麽坏消息。

她赶紧从姜天骄手上拿过书信,随即抿嘴发出银铃般的嘲笑声:「看来这个李光弼也是百口莫辩,要不然大唐皇帝怎麽会如此轻易杀掉他!」

姜天骄伸手搂抱着安璇玑的娇躯,他一脸激动说道:「娘子,要不是你能模仿他人笔迹,为夫岂能如此轻松除掉李光弼!你真是为我立下大功啊!!!」

安璇玑倚靠在姜天骄的肩膀上,她轻启朱唇说道:「这一切都是夫君您在运筹惟,

妾身顶多就是在背后推一把而已,这哪里又能算得上什麽大功。」

「可惜这李光弼无法为夫君所用,那就只能用计将其除去。像他这样的人活着,迟早会为夫君埋下祸根,因此趁早除之才能防微杜渐。」

虽然安璇玑只是一介微不足道的女子,但是她这模仿别人笔迹的能力只要运用得当,

一人便能胜过十万大军,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若非安璇玑亲自来给姜天骄出谋划策,他还真想不出这毒计对付李光弼,果然这女人有时候确实比男人要更加细腻。

现在大唐朝廷三根擎天玉柱已经跨掉一根,只剩下郭子仪和仆固怀恩两人有本事力挽狂澜。

姜天骄使用反间计除掉李光弼以后,他开始把精力放到内政上,重点经营河北道和河东道两地,清点人口编户齐民,针对拥有大量耕地的道观和寺庙进行徵税。

刘晏初步把河北道的籍帐整理出来,他已经派人送来太原城。

「籍」是指户口册子,三年造一籍,主要登记每个家庭的成员数量。

「帐」是指丁壮册子,一年造一帐,主要登记哪些男人已经成年了。

姜天骄为了重新清点人口编户齐民,他竭尽全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各地官更才能通过籍帐徵收税赋。

税赋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租庸调丶地税丶户税。

租庸调是指栗米之徵丶力役之徵丶布缕之徵,这三样东西就是古代王朝的赋税形式,

徵收力度决定着百姓死活以及国家兴亡。

租(田租)每丁每年需要纳粟二石。

庸(力役)每丁每年需要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则按每天绢三尺,或者布三尺七寸五进行折纳。

调(户调)一户家庭每年需要缴纳绢二丈丶绵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丶麻三斤。

而这就是租庸调的由来。

地税是按田亩面积徵收,每亩纳粟二升,存储地方义仓用于备荒赈灾。

户税是按户口等级徵收钱财,税率因户等高低而异,上户多征,下户少征。

综上所述,所有编户齐民的百姓都要缴纳这三种税赋,一个地方编户齐民越多,那就代表这个地方能够收到更多钱粮布帛。

刘晏耗时一年总算把河北道的籍帐整理出来,官府登记在册百姓一百八十七万户,大约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对比天宝十三载的人口数量增加四十万户。

究其原因在于大量隐户得以编户齐民,还有就是中原地区的河南百姓纷纷北上涌入河北大地,这才使得河北道的人口数量迎来急剧增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