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3 章 · 第 193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93章·第193章

堂内一盏孤灯摇曳,昏黄的火光在青砖地上投下曹操昏暗的影子,忽明忽暗,如他此刻起伏的心绪。

尽管语气平静,可当这两个字真说出口的瞬间,曹操心中依然泛起一阵绵长的痛楚。

这阵痛并不汹涌,却连绵不绝。曹操有过无数次剜心刺骨的剧痛,少年时被人骂宦官之后的羞耻,青年时眼见朝纲崩坏却无能为力的愤懑,而立之年目睹董卓毒杀少帝时的震怒,妻儿因挚友背叛而沦落敌手的揪心,兖州、并州接连失守时的绝望……那些是血淋淋的刮心之痛,是骤然砸在血肉上的烧红铁块。

可如今这轻飘飘的“归降”二字,却是曹操自己做出的决定。人与壁虎不同,人断尾求生,光是做出这个决定,便已是痛彻心扉。

曹操踱至窗边,月光冷冷地洒在他的脸上,“这些时日,我头风发作越发厉害了。”

他胸腔中依然跳动着一颗野心勃勃的心,可曹操并没有“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思。给汉室做臣子也好,给袁绍当小弟也罢,他都能屈能伸。只是遇到了乱世,他做了诸侯,天下太平之时,曹操那时也只想当一个征西将军。

司马朗垂首立于一侧,始终沉默。司马朗与曹操只是单纯的主臣关系,曹操吐露心声,司马朗选择了沉默不语。

望着司马朗置身事外的模样,曹操发出一声很轻很快的叹息,轻快到司马朗根本没有捕捉到这声叹息。

很快曹操就整理好了心绪。

不管前事如何,如今活下去才是他现在最迫切的期望。昔项羽扛鼎,勇烈千古无匹;韩信运筹,兵锋鬼神莫测;去病弱冠,铁骑踏破祁连。然此三者,皆如长河骤断,青史半卷而绝。

活下去才能有转机,说他不甘心也罢,说他怕死也行。曹操绝不愿意让他的平生止于此时此地。

只要他还活着,他曹操的一生便没有盖棺定论。

“这两日还要劳烦伯达替我打探朝臣口风。”曹操抬手阖窗,夜风骤止,烛火为之一静。

夜已深,唯有两盏油灯火星扑闪,曹操掀袍踞坐,面色已不似先前紧绷。

“伯达可还记得许子将对我的评语?”曹操提起往事。

这还是他纠缠许劭,许劭被烦的了不得才给他的评语。曹操求这句评语的初衷,也只是为了扬名,毕竟大汉做官就是要看出身和名望,他出身改变不了,只能在名望上下功夫。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自嘲一笑,如今想来这句话如何不算阴差阳错呢?董卓乱政时,曹操以为自己是“治世之能臣”,能够力挽天倾,提剑刺董,起兵讨逆;诸侯割据后,曹操看到了大汉的无药可救,便意气风发做了“乱世之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纵横捭阖。

没曾想兜兜转转,他又要去陈昭那里做“治世能臣”了。

司马朗思忖片刻,他倒是对主公是谁不怎么在乎。他当初投靠曹操,也只是因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

活下来才能讲仁德,区区骂名,不足为耻。

“我清楚我的为人,陈昭也清楚我的为人。()”復??????“???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司马朗:“……”

自家主公不会是被刺激疯了吧,怎么这种疯言疯语也能说得出来?

陈昭心软,那她这么大的地盘都是别人看她善良拱手送她的不成?

送走司马朗后,曹操又抬头望了一眼天,漆黑夜穹如墨,紫微星独悬天枢之位。其光幽微似烛,在北斗七星环抱间明灭不定。

他要活下去,就像之前许多次死里逃生一样活下去。就像当年在董卓面前掏出七星刀时那样,就像中箭落马、血染征袍时那样,就像被追兵呼喊着“穿红袍者是曹操”而不得不割须断袍时那样——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

活下去,然后再重新执笔,书写属于他的那一页史书。

做不成汉臣,就做奸雄;做不成诸侯,就做臣子。若是连臣子都做不成,那他就写诗作赋,做个如司马相如一般的文人……

试探陈昭口风的密信很快就到了陈昭手中。

陈昭只觉古怪中又透着一丝合理。

“子龙认为其中是否有诈?”陈昭顺手把曹操这封自称“仰慕昭侯已久,操早有投明主之心”递给赵云。

赵云接过密信看了又看,思索道:“云曾与曹操交手,曹操此人十分惜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