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2 / 2)
现在他们有心无力,手里根本没钱。
他们一年到头也就那点粮食,卖给粮商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吃吃药、买买布针头线脑的也就没了。
那他们豆腐村去买,一斗多给些钱,他们就能多攒点。
她对高里正道:“里正伯,钱是赚不完的,咱如果衣食无忧,不缺孩子读书的钱,再多的钱也就是买更多地,换更多元宝藏箱子里。而钱,如果不流通,还不如块石头有用呢。”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í????ǔ???ε?n?2????②????.???????则?为????寨?站?点
还有一句诛心的话她没说——如果没有政治势力,你积累越多的财富就会招致越大的灾祸。
可能是子孙为夺家产自相残杀,可能是外人眼红灭你满门。
高里正被她这番话震得很是动容。
W?a?n?g?址?发?B?u?y?e?í?f?????é?n?2???????5?.??????
钱,不流通,不如石头?
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儿。
他微微颔首,阿宁说得有道理,村里庄户能吃饱穿暖和挨饿受冻不一样
吃饱穿暖的村子,没有那么多盗窃、打闹,而挨饿受冻的村子,盗窃、抢劫、卖儿卖女、男女乱搞等事儿层出不穷。
“就听阿宁的,从附近村里收黄豆。就是让谁盯着收呢?”
沈宁笑道:“你家田嫂子不是没啥事儿么,让她负责这事儿,我再推荐个小子给她帮忙。”
高里正听了直摇头,“不行不行,她不行。”
沈宁:“怎么不行?田嫂子会算基本的账目,做事儿也细心精明,很合适的。”
高里正:“她……”
阿宁为什么对田氏评价如此高?
田氏又懒又馋不说,还容易嚼舌头、嫉妒人,整天跟陶氏抱怨“不知道的还以为沈氏是公爹的亲闺女呢”,听听她说什么混账话。
他倒乐意阿宁是他亲闺女呢。
现在家里不用做豆腐,田氏又不推磨了。
他想让她去养猪场和养鸡场帮忙,可老二老三媳妇儿把持得紧,反而不肯让她去插手。
她正好懒,乐得撒手不管。
蠢货一个,哪里能负责收豆子?
沈宁道:“她负责,那大娘肯定也会帮着把把关。另外,二蛋这孩子不错,别看他小办事却认真,又跟着阿年识了几个字,再学学简单的加减法,监督收个豆子还是可以的。”
二蛋这孩子真的很招人疼,小小年纪却很听话。
阿年让他干啥他就干啥,恨不得给阿年当小跟班儿。
阿年教他认字,还教他在地上写,如今也认识附近村常见的姓氏,知道大郎二郎三郎这些称呼,会简单的加减法。
再者他们收豆子一家收个半斗一斗的,也没什么难算的。
里正家有秤、斗,陶氏田氏也识几个字,陶氏也很会算账,正合适收豆子呢。
二蛋是她派去监督田氏的,顺便跟着历练学习。
高里正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试试吧,她要是不行,就换人。”
他都不知道自己和老婆子是精明人,怎么就把大儿子和大儿媳养得这么……只图自己眼前舒坦,不管后面如何。
真真的鼠目寸光,短视。
这话他也就自己恨恨地想想,并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
老二老三倒是精明,十成十地随他和老婆子,兄弟俩就能联手把大哥大嫂排挤出养猪场和养鸡场。
也是老大两口子懒,不出力只拿好处,兄弟自然容不得他们。
高里正和陶氏倒也没非得逼着老二老三包容老大两口子,毕竟老二老三更像他们,更能干、能守家业。
要是交给老大两口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