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6(1 / 2)
也是从早到晚不停工,每天都有三张大席和两张小席完工,不断地往镇上发货。
天冷了,婚配嫁娶的人家也多,双喜字红席现在格外受欢迎,订货量很大。
裴父和裴大伯等人把麦掌柜的红席按照规格大小卷起来捆好,另外再放上几捆常规格的红席,这是靳老板等人预订的。
除了麦掌柜最初订的,其他都按照禚元杰的价格涨了。
秫秸消耗大,收购价就要涨一涨,而且天冷他们要给编匠们煮肉骨头汤喝,还要发奖金。
成本涨,售价自然要涨。
红席也很重,要单独装一车。
“豆腐娘子,我们又采了一些草珠子,你都要吗?”蒜头领着蒜苗几个小孩子跑过来。
沈宁看了看,“都要,去找二蛋称重吧。”
二蛋这段时间表现很好,沈宁正式聘用他当小童工,一天十文钱,负责给阿年当助手代课、帮裴父算账、监督田氏,再就是帮忙收草珠子。
草珠子是给裴云收的。
裴云那天跟她请教装修铺子的事儿正好蒜苗送给珍珠一大串“珍珠”项链,她戴着给沈宁和小姑显摆。
这种草珠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乡下出现的,因为没有什么药用价值,药铺不收,而且是草不上档次,所以城里人也不要。
乡下孩子会采来当项链手链,不过大人不让孩子戴,因为孩子嘴馋不管什么都往嘴里塞,咽下去会堵塞肠道排不出来,老人就说这东西会吸血不许孩子玩。
沈宁就让裴云收些草珠子,用结实的彩色棉线串起来,挂在铺子里当隔断珠帘用。
大户人家用水晶、玻璃、珍珠等串珠子,一般的裁缝店用草珠子也够了。
哗啦啦的好看又好听。
草珠子不值钱,五文钱收一斤,等于给孩子们工钱了。
裴云又弄来一些彩线,让沈宁雇俩手巧的女孩子帮忙穿珠帘。
珠帘也不是纯粹的草珠子,点缀上彩色绒球,底下坠上流苏,稍微花点心思就很漂亮。
已经穿好不少,一串串盘起来用粗麻布袋装着,免得多了纠缠在一起。
明儿先把穿好的拿过去,剩下的继续穿。
自打沈宁这里又收草珠子,满村孩子都兴奋,这是给他们赚钱的机会啊。
赚了钱甭管有没有肉,娘也能做点好吃的呢。
沈宁正忙呢,小珍珠小鹤年和小少爷阿鹏一起过来。
小珍珠和阿鹏骑一匹马,小少爷和小鹤年骑一匹。
今儿小少爷去学堂的,小鹤年却去书肆抄书了。
娘说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就带了一本书怕是不够背的,让小鹤年再给抄本。
小鹤年就拉着珍珠一起去了。
小珍珠和小鹤年明儿要跟着娘去县里,他们很自然就邀请小少爷和阿鹏。
这一次小少爷没有任何犹豫,说一起去。
不过他们在县城有落脚点,不用带被褥什么的,而他们之前的被褥就放在裴家,这样可以时不时过来蹭饭留宿。
阿鹏把包袱递给沈宁。
小珍珠立刻解释,“娘,小姑说她和宝儿明一早坐马车过来接我们,她说你衣服没做好,她正好有两件没穿过的新衣服送给你。”
沈宁笑道:“小姑有心,你们帮娘谢谢小姑没?”
小珍珠:“那肯定谢了啊。”
沈宁笑道:“锅里有酸白菜包子,快去吃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