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5(2 / 2)
再加上鸡蛋肉末酱的咸香鲜美,这味道,绝了。
他竖起大拇指,“阿宁,好吃!这西南人咋那么会吃呢?咱吃了一辈子大米,也没想着还能做成面条啊。”
宝儿纠正他,“高爷爷,是米条。”
小珍珠:“是米粉啦。”
宝儿:“一条条的嘛。”
高里正又尝汤粉,浸泡在汤汁里的米粉味道更加丰富,既有米粉的清香又有鸡汤的鲜美和高汤的浓香。
都好吃!
不管鸡汤粉还是卤肉汤粉,都很好吃。
而且因为泡了汤的缘故,米粉的口感也更加弹,却又不会太软,更不会糊。
真是清清爽爽好米粉!
炒粉又是一种味道,配菜和炒面一样,但是米粉独特的弹、滑、劲道,又是别一番口感。
高里正:“都好吃,如果是我肯定三天两头轮换来。”
沈宁笑道:“那就稳了,做好就可以给县里发货。”
高里正也高兴得很,又跟沈宁商量定价。
蔺承君愿意给480文一石陈米,陈家给的是550。
陈家不需要额外支付运费。
蔺承君这边儿的运费主要是曹家船运,她可以用其他货物抵账,也不需要给现钱。
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她不跟单独一个人进货,两家都进更好。
今儿实验了一下,一斤米差不多出一斤十三两鲜米粉,晒干的话估计还剩一斤,或者十四五两的样子。
如果是扁粉的话一斤差不多出两斤十三两鲜米粉,晒干估计能有有一斤半。
他们给鲜米粉定价7文,干米粉15文。
另外扁粉也做,扁粉口感软,容易吸收汤汁的味道,孩子和老年人会更喜欢。
一斤三文,干的七文。
扁粉的价格和豆腐差不多,城镇普通居民也吃得起,如此走货量会很大。
“里正伯,过几天等他们做熟练了,回头你带人去城北院儿里做米粉,鲜米粉就在那边儿直接发货。”
运人过去比往回拉粮食、往城里运货要省点事儿。
这样曹二爷那边运过来的大米就在城北院儿里做,家里就用龙庙镇陈记粮店给的大米做。
高里正略沉吟,点头,“这样好,能省不少事儿。那阿宁觉得先带谁过去?”
沈宁不假思索,“带裴金子和裴铁梁吧,到时候他们这两组都是年轻人。”
年轻人虽然叛逆,但是心思也单纯,尤其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只要收拢了他们的心就非常好管理。
比那些成年男人心思单纯得多,小算盘也更少。
她观察裴金子和裴铁梁一顿时间了,这俩孩子心性不错。
裴铁梁家贫,因为哥哥跟着裴长青干建筑队,对她家特别感激。
裴金子不用说,是四叔的孩子,自家人。
其他男孩子能跟着出去干活儿赚钱,只有感激的份儿,而离开自家,他们在城里也混不下去,所以他们会很齐心的。
也不是说成年男人就不齐心不好管理,总归心思多,需要花费精力也多。
她和裴长青一直在那边儿还行,他俩不常驻,只怕张氏拿捏不住他们。
外面花花世界诱惑也多,村里男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出去万一被人勾搭失足了怎么办?
有些已婚男人就是定时炸/弹,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经不起任何诱惑,风吹草动就绿了。
他婆娘孩子跑来哭闹,她可吃不消。
高里正点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