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6(1 / 2)

加入书签

嬷嬷不太懂这些,但是在乡下看到这个还是很激动的。

是小少爷教的吧?

毕竟萧先生会的,肯定会教给学生。

下课休息时间,水嬷嬷和宫嬷嬷还意犹未尽,忍不住问谭秀算学还学了什么。

谭秀儿:“学会数字就学加减法,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个十百千万,还要学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什么的,我还在学加减法呢。”

水嬷嬷试探道:“学算珠不?”

谭秀儿:“算珠?你说的是算盘吗?学呀,就是现在还学不到那么远,阿年和阿恒会。”

水嬷嬷惊讶,“他们会?”

算学司还没琢磨明白呢。

至于算珠还是算盘还是珠算的,她也不是很清楚。

虽然小少爷和小鹤年还在研究阶段,可谭秀儿瞅着他们时常围着那个大珠算器噼里啪啦拨弄,就觉得很厉害。

在她眼里阿恒阿年不是俩孩子,那是俩天才!

比很多大人还厉害的天才,那自然会了。

她回答得骄傲又肯定,“会啊,当然会!”

水嬷嬷和宫嬷嬷惊呆了。

这……不可思议!

宫嬷嬷回顾一下,好像是在沈娘子屋里看到一个算珠架子?

立式的,分上下两排,中间插着一根根棍子,上面和下面都穿着几颗珠子。

她没见过户部做出来的什么样子,估计和这个差不多?

大课间的时候谭秀就邀请水嬷嬷和宫嬷嬷去屋里找裴母聊聊天。

陈玉箫也不必一直学,她还要学做针线呢。

裴母也没闲着,她现在得空就纳鞋底,不做裴云那么复杂的,就做正常鞋子。

以前家里冬天都穿草鞋,现在二郎和阿宁赚钱,老头子也赚钱,家里不愁吃喝,哪里还能穿草鞋?

老人孩子的都要穿布鞋。

其实现在花钱买鞋子也轻松,可裴母还是舍不得,宁愿自己做。

现在沈宁有两双棉鞋换着穿,阿年和珍珠也有,她还要给小少爷做。

虽然小少爷有七奶奶那些人给做,可孩子在自家住着,久了在她心里和阿年一样,自然也要管的。

陈玉箫上午下午会和她一起做一会儿针线活儿。

谭秀儿要么帮裴母纳鞋底,要么就去作坊帮忙晒米粉、盘米粉。

裴母怕宫嬷嬷和水嬷嬷觉得无聊,笑道:“两位大妹子,坐累了去院儿里溜达溜达。”

东院儿三间是做素鸡、腌白菜和腐乳的地方,院子里堆着白菜、大大小小的缸、坛子。

过去是编席的地窨子,再过去是米粉作坊。

沈宁说哪里都不怕看,即便素鸡被人学去也没什么,因为她的顾客群稳定了,价格也不高,别人学了也没法低价抢客。

低价就意味着不赚钱,不赚钱瞎折腾啥呢。

现在价格和她一样也竞争不过她,所以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再者想偷学的心怀鬼胎,也不敢大大方方来她跟前。

像谭秀儿、水嬷嬷宫嬷嬷这些,也不可能是为这个来的。

毕竟不管萧先生还是阿恒、阿鹏,都品行绝佳之人,不可能随便介绍俩来捣乱的。

想想人家也不会为了她的豆制品远道过来。

水嬷嬷和宫嬷嬷不管出于自己的好奇心还是肩负的任务,也让珍珠和宝儿领着参观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