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0(2 / 2)

加入书签

公孙策和花满楼在反抗的整个过程中都刻意避免杀戮,只求把人控制,而不是杀死。

两人正想办法,想看看怎么把这些人也抓起来。就听到平地惊雷,又有一队人马朝他们而来。

花满楼侧耳听着声音,表情很不乐观:“数量上可能有些吃力。”

蚁多咬死象的事件公孙策也懂,道:“吃力就杀。”

杀死一个人,可是比活捉一个人要简单多了。

两人正这么想着,就拿着各种长短兵器的兵卒就这么冲过来了。

最后,还好歹是徐天的命令,救下了这些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却依旧不自知的兵卒们。

第78章

徐天下达命令的令旗后一步传到。

正在交战中的人虽然开始没有注意, 可越到了后面注意的人就越多。呐喊声和兵器对撞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很多人不知所措。

令旗要他们不许对付那两个‘武林’人,却要他们对自己人下手?

“怎……”

迟疑的情绪只存在了片刻。

“军令如山!”有人在队伍中这么喊了一句。

这一句惊醒了许许多多正在迟疑的人。

此时很多军人入伍一干就是一辈子,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要在身上刺字的。

和犯人的处罚不同,兵卒的刺字更多的是代表了他们的身份, 刺字是福利也是限制。

他们能够享受比一般百姓好上一些的待遇, 相对的, 他们也肯定要更加严格地遵守某些规矩。

服从军令就是其中一条。

军令之下,哪怕对面的人是以前自己勾肩搭背一起喝酒的朋友,只要他们当一天兵卒,只要他们身上的刺字还在,那他们就必须得遵守上级的一切命令。时刻准备刀刃相向。

“老刘?你怎么回事?!”

“你们……”

没有在手臂上系头巾的人们一脸惊慌地看着一开始还站在他们这边帮助他们的兄弟们,在眨眼之间就翻转了刀刃的方向, 开始毫不留情地攻击他们。

公孙策和花满楼的压力骤然轻松。

两个人虽都觉得此种轻松来的有些莫名,来不及细想,又听身后的队伍中传来两声‘呜呜’悠长的号令。

队伍之中,赵霁正骑马立在徐天的身边。“本王自是相信你能够办好。”

徐天侧着头,嘿嘿笑了两声,用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声音中带上了些讨好:“王爷仁慈,竟愿意放过那些逆贼。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若是那些没有围头巾在手臂上的贼人愿意乖乖束手就擒, 我们便不会赶尽杀绝。”

那‘呜呜’的号令传达出来的, 正是这个信息——只要愿意扔掉武器投降,可以生擒。

“受降, 受降。”

“不要打了老李, 我受降!”

都是一家人,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