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4(1 / 2)
皇城司的人马片刻后紧跟着上报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那个引用他人文章的人是张慧芝的亲弟弟。
被引用的人,则是一个在开封颇有文名的书生。
之后,赵霁又特意多等了两个时辰,想要确定这次舞弊的最大范围。
可等来等去,即没有刑部的人过来汇报,也没有开封府的人上报举报。
截止此时,基本已经可以断定,参与真正参与到舞弊里面,‘受益’的士子只有四人。这四人不是和曾布间接有关,就是和曾布直接有关。
不存在大范围泄题。
皇城司的人甚至暗中联系了自己的暗探,能够证明郭单睿在收到魏国夫人带给他的东西之后,只去了一趟那个客栈,期间跟他有密切接触的,也就只有一个被他打了,现如今下落不明的沈秉坤。其他再无他人,而郭单睿在回家之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闭门不出,没有再接触其他人,在那之前也没有任何士子和郭府的任何一个人有接触。
郭家虽然闹得最凶,但是郭单睿却确实无辜。
结果出来之后,赵霁就命令人立刻誊抄,把事件结果全开封公布。
但正如赵霁所料,相信的人少之又少。
人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毕竟天子为了祸国妖妃,编造理由和借口,刻意纵容包庇的故事,更加香,艳,刺,激,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愤怒。
那些被赵霁找人誊抄的结果一公布,民怨非但没有平息,抗议的声音反而飞速高涨。
连不少言官都听到了风声,频频上书。
看其激烈的言辞,仿佛赵霁要是不杀郭春兰祭天,他们就要撞柱而死,以死明志。
赵霁早有思想准备,他预料到结果公布会有巨大反弹,但实在是没有想到其中反弹会如此巨大。
他铁青着脸看着小同子指挥着七八个小太监来来回回小跑把成堆的谏言奏折从外面抱回来。面前的奏折肉眼可见渐渐堆成了一个巨大的书山。
赵霁没有再去管那些奏折,任由它们一步步往上堆积,扭头看向包拯:“这事你怎么看?”
包拯摸着下巴:“太快了。”
说完这句话后,包拯又重复道:“这种反弹相信陛下其实也早就有所预料,但是来势不该如此猛烈迅疾。”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赵霁听到包拯的分析,铁青的脸终于有所缓和,似是想到了什么,有些快意地笑了一声:“自然是不可能如此猛烈迅疾,这就是人为。”
包拯低头行礼:“想来陛下是已经查到罪魁祸首了。”
赵霁吐了口气,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包拯:“这是冷血查到的东西。”
包拯接过赵霁递给他的密折,眯着眼睛细细看:“冷大人查的这些人——”
赵霁点头:“对,都曾经和大同钱庄有瓜葛,皇城司查到,大同钱庄和南王有牵连。”南王的人趁此机会冒头算是意外之喜,想来他并不知道赵霁对朝廷还是有一定把控力度的。那些人一冒头,就被赵霁全都揪出来了。这也算是能让焦头烂额的赵霁唯一感到欣慰的好消息。
让他生气的是,发酵一个白天就能把事情闹到这样,除了南王这个还在南边反叛的二五仔,竟然还有曾布在推波助澜。
稍微了解局势的人大多会选择静静等待结果。
唯有曾布,恨不得郭春兰立刻就死。
这曾大人想法挺多,思路挺广,站出来举报郭春兰和郭单睿的时候义正言辞,结果一出来,啪啪打脸。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ī????u?w?e?n????????5?﹒?c?ò???则?为????寨?站?点
没有上层偷偷交易分割此次科举的利益,也没有郭春兰借机要扶她弟弟上位,全程所有作弊的人提溜出来四个,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和他曾布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关系。
他以为全上层圈都在默不作声在桌面底下舞弊,但实际上参与舞弊的只有他自己。曾布蒙逼之后,剧烈反弹。
赵霁把南王伸进来的手都揪掉了之后,面对曾布鼓吹起来的人,却犹豫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