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9(2 / 2)

加入书签

宋泊坐在书桌前,一页一页细细读着,江金熙便搬了把木椅子坐在窗边看着医书,卧房内只有时不时的写字和翻书声,显得静谧和谐。

“宋叔叔!”忽然,院子外头传来孩子的声音,仔细听来是李会书的声儿。

宋泊放下手中的毛笔,江金熙也把医书放了下来,两人一同到卧房外迎接,是李五一家来了。

常乐趴在院子里,动作比宋泊和江金熙还快上不少,它对着李五一家吠叫,把李会书给吓了一跳,直到宋泊喊它停,它才停下来。

“真是条好狗。”李五夸着,养狗就是为了看家,一只狗若是见着陌生人都不吠叫提醒主人,那还有些什么用处。

宋泊快走两步迎了上去,同时口中问着,“李兄你怎么来了?”

“这不是水灾过了,来瞧瞧你。”李五喊阿篮把手里的东西交给江金熙,而他则揽着宋泊的肩膀往屋里头走,“也是多亏了你,喊我们注意防范水灾,我们这才备了干粮安稳度过。”

李五想起当时的大雨仍旧是一阵后怕,若不是他听着宋泊的话,寻思着放着干粮也能久放买了不少,不然这两个月非得饿到啃树皮去。

“也是运气好,猜中了。”宋泊看着阿篮手中的东西,说:“来便来,带什么东西,现下大家都不容易,人到了便好。”

“就是呀,我们也不缺什么的。”江金熙跟着宋泊的话往下说着。

“那不是买的,是阿篮先前做的熏肉,还有一些,就带来给你们尝尝。”李五道。

听闻是阿篮自己做的,江金熙这才同意收下熏肉。就算他未去集市也知现在的物价定然飙升不停,李五家只是寻常百姓家,在这时候花大价钱买熏肉给他们,江金熙是绝对不会收的。

宋泊猜想江金熙应该进行了一番利弊分析,他也是家中一员,既然他收下了阿篮的熏肉,那他也不会出言阻止。

第82章

九月十日,林武玉派了人来寻宋泊和江金熙,昨日镇上办了个集体悼念会,为在水灾中逝去的人点了孔明灯,放了安魂船,今日说是京中赏赐来了,要奖赏在水灾善后工作中做了突出贡献的人。

宋泊和江金熙的名字赫然在内。

来人唤了辆牛车来,现在这个情况不适合叫马车,会寒了百姓的心。

既要去镇上,江金熙便想着把银票拿出来,没准能遇上哪家钱庄受损较小,早早营了业。

家中东西要换的很多,江金熙首先想着把宋泊的书桌给换了,那书桌被水浸了去,四条立地的腿站不稳,写字都会摇摇晃晃,宋泊还是在其中一条腿下垫了些破布,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平衡。

衙役等在院子内,问:“宋公子,可好了?”

宋泊守在卧房门口,瞧着江金熙把银票揣进怀中,这才答应着,“好了好了。”

路上,衙役拉着缰绳驾驶着牛车,没想到衙役干起这活还挺得心应手,驾驶得不比专业赶牛人差。

索性闲来无事,宋泊便与衙役搭起话来,面前这个衙役他有些眼熟,前头办案子的时候瞧过他,水灾搬人也瞧过他。

“这位官差如何称呼?”宋泊问。

衙役是贱役,称不了官老爷,可到底是为了县衙工作,宋泊便选了个折中的称呼。

“我名为赵天,宋公子您唤我名字就是。”赵天说。

宋泊瞧着赵天比他年长几岁,便以“赵兄”唤他,“赵兄可是曾驾过牛车?”

“此话怎讲?”赵天扭头过来,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