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1(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么点粮食显然是不够的,可这时候的粮食还是由政府统一供应,李兰之和朱家都没办法弄到粮食,李兰之想了想,只好拜托严豫这个女婿帮忙。

严家是做生意的,人脉广,没几天,便给李兰之和朱家各自弄来了几百斤的大米。

为了避开大院里其他人的目光,她们特意嘱咐严豫让人傍晚时分送过来,这个点各家各户都在准备晚饭,不会有人注意到。

可同住一栋楼的刘秀妍还是撞见了这一幕。

看着两人各自搬进好几袋大米,她忍不住又开口嘲讽:“六婶,你怎么也跟着兰之瞎折腾?买这么多米,不怕生虫吗?广州这么潮湿,到时候有你们后悔的!”

李兰之这次没再忍让:“我的钱我爱怎么花怎么花!就算生虫了我也乐意,不劳你费心!”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é?n???????????.???????则?为?山?寨?站?点

刘秀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狗咬吕洞宾,你这人真是不识好歹!我这是为你们好!”

“呸!”李兰之毫不客气地回怼,“什么狗咬吕洞宾,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这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刘秀妍气得脸通红:“你……”

眼看两人越吵越凶,朱六婶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都给我少说两句!这么多年邻居,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当。”

刘秀妍冷哼一声,转身进了屋。

李兰之也沉着脸,让人把米搬到楼上去。

粮食实在不好购买,而且粮食面积大,家里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囤放,李兰之在视察了整个市场后,决定囤一些小物品,例如肥皂、盐和火柴等东西,这些物品体积小,易于存放,又能长期保存。

刘秀妍自从上次争吵后,一直暗地里等着看李兰之的笑话,她天天盼着天气转潮,好让李兰之囤的粮食生虫发霉。

可还没等到这一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街坊间传开了——广州的仓库存粮只够维持半个月!

这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全城的恐慌,广州可是有几百万的人口,这么点存粮哪里够吃?

虽然改革之后,物资已经没那么匮乏了,可对于经历过特殊年代的老板姓来说,他们立即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味——市场要变天了!

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于是就这么开始了。

最先掀起物价风的是上海,上海的很多生活必需品物价像坐了火箭般飙升,有些物品的上调幅度甚至高达五成。

人们开始恐慌了,担心“钱不值钱”,于是无数人排着队去银行把存款拿出来,然后跑到市场上疯狂抢购,一口气买几十包食盐,这要是放在平时,那肯定会被人认为是疯了,可这会儿大家见怪不怪,还反而很羡慕对方能抢到这么多食盐。

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到处可见这样的场面:商店一开门,大家便蜂拥而进,不管抢到什么,不管能不能用上,总之抢就对了,甚至为了一包盐、一块肥皂大打出手的场面屡见不鲜。

物价越涨,人们抢得越凶,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