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2 / 2)

加入书签

弹幕跟着他一起大眼瞪小眼,良久,霍彦翻了个身。

“那个,把那本《狂吃十万亿:中国农产品食品高附加值成长模式》④给我打一下,我要看。”

众弹幕:你TM搁这儿许愿呢!说看到第几页了!

霍彦傲娇,“一点都不关心我。”

众弹幕:默默复制粘贴。

第二日雨停天明,霍彦依旧躺在床上,睡到日上三竿,才神清气爽去大司农的官署。

第一件事找郑当时请假。

郑大人刚经霍彦提醒,处理了替他承办运输的他保举的人及其宾客,并且发现的过早,他东拼西凑也算补了窟窿。

霍彦现在就是他的恩人,所以小老头见到霍彦就笑得不见眼。

“阿言来了。”

霍彦笑嘻嘻递请假申请,装模作样咳了两声。

“下官病了,可能两个月才能好,”

郑当时看着申请中的病情,“两髀臃肿,胸胁支满,不耐食饮”③和活蹦乱跳的霍彦,额角的青筋动了动,老狐狸须臾换了神色,微笑捊那一把半白半灰的美须,“老夫给阿言找个医瞧瞧。”

霍彦面色不变,然后突然捂着胸口,作出喘不上气的模样,手死死抓住郑当时的衣摆。

“我累嘛,我累嘛,我得喘症了。”

郑当时心道我是老,不是瞎。但是刘彻对他的嘱咐突然在耳畔,良久,他接了申请,叫人给霍彦抬出去了。

官署来往之人若问,他就全道霍彦身体不好,胸闷得喘不过来气了。

而那边,霍彦被抬出去,装作病得起不来身的样子,一步三咳回了卫府。然后闭关了半个月后,蒙着面具就杀到了戏楼。

现在他有病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卓文君去探望的帖子被驳回了,丹叔在店中着急,嘴上都起了个燎泡。

直到他今日到访。

丹叔见到他大活人,直抹眼泪,连忙回头望,寻找霍去病的身影。

这主子上次这样式来是去匈奴,这次是去西南夷是吧。

听完霍彦要重新启动尘封的垄断酒业计划,他本是高兴的,毕竟因为天子酒的名声,加上霍彦的技术革新以及浮光是少见的高粱酿酒,能与浮光竞争的高档酒几乎没有,可听霍彦说要把全国所有的酒都并在一块,脸耷拉了。

“主君,烦请三思!”他本就皱巴的脸更皱巴了,像极了暴君身边的大太监,“您知道光长安就有多少人家酿酒的吗?”

他比了个八,命苦写在脸上,“光是能见到的就有八十家,还不包括街头巷尾夫妻俩支的小庐。”

霍彦嗯了一声,面上冷淡,“价钱比他们都低就是。”

丹叔头疼,“主君,您这不是自降咱家浮光酒的身价。”

霍彦轻笑,“戏楼的档次在哪里,动不了的,你自拿住步子,按着计划来就是,至于那些粗酒,我是要重新开个铺子,专卖低价酒,这次要大,要能轰动全长安,最好可以把那些个酒坊都吞下去。”

丹叔还是担忧。

“垄断一个行业,就是货多价低最好使。

霍彦的手指轻点桌面,“酒厂再招些人吧,我的酒耐放,加了水也比浊酒香呢。”

丹叔明白了。

汉武帝时期的平民饮的浊酒大多用的是主食的粟米,制作较为粗糙,过滤不精细,发醇时间过短,酒液中含有较多杂质,颜色浑浊,故而得名。口感相对单薄,甜味不够突出,由于杂质较多,可能只能保存几天到十几天。

而霍彦的酒大多是高梁制的高度白酒,经过充分的发醇,蒸馏,放个十年,只能越放越香。

浮光冠绝长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