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8(1 / 2)

加入书签

开始翻看药方。

“观其脉象,虽无大碍,然早年征伐,积劳伤损,气血根基终究不若常人雄浑。尤以冬日过后,虽经温补,仍显不足。”

她翻药案,指着其中一张药方,“奇哉怪也,你前几个药方一向以温养为主,为何骤然以野山参、鹿茸等峻补猛药强提其气。你把控虽得当,但恐如狂风过隙,非但无益,反易扰动其内,伤及那如絮般本已脆弱之根基?此乃虚不受补之忌。”

她又为霍去病诊脉,“你如此猛药下去,他为何气血仍不足?近些日子也没听说骠骑出征啊!”

霍彦便一五一十把霍去病受伤的事说了,淳于缇萦点头,这便对上了。

她翻下面的脉案,点头赞道:“他底子确需小心将养,如烹小鲜,忌急火猛攻。以黄芪、当归为君,思路很是不错,只是你的方子太温吞了些,你都不敢下药。”

霍彦摇头反驳,“黄芪量稍大,恐堵滞之危。丹参配川芎,活血稍峻。于他而言或有过动之嫌。”

[定可少量温补,决不敢多用药。]

[对,用药谨慎。]

[我们跟阿言讨论很久。]

[只是太温吞了,又恐补不上。]

……

二人又开始讨论起霍去病的症状,不时勾画一二。

淳于缇萦仔细听着,大半晌,她提笔蘸墨,在霍彦的素帛上圈点几处。

“那便增些山药莲子固脾,减川芎以红花代之,增酸枣仁安神。”

两位医者边说边在方上修改着君臣配伍与剂量。

霍彦凝神细看,频频点头,“可行可行,待方子定下,我便去抓药。夫人可莫舍不得。”

接着,他又拿出另一卷,上面密密麻麻,是卫青的脉案,多为沉缓无力,兼有湿重痹痛之象和调理方子。两人就着明亮的灯火,围绕着药性之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君臣佐使之配伍精妙,剂量之毫厘权衡,低声讨论起来。

配上弹幕上,一时之间术语精妙,旁征博引,气氛专注而热烈。

被晾在一旁的霍去病,听着那些关于自己身体“根基不固”、“如絮脆弱”、“虚不受补”、“活血过峻”的讨论,再对比弟弟那被赞为“气血充盈”的脉象,俊朗的脸上满是憋闷和不服气。他下意识挺直腰背,仿佛要证明自己的强健,却被淳于缇萦一个了然的眼神看得又泄了气,只能郁闷地抿紧嘴唇。

他感觉自己能追匈奴砍,怎么在他们描述下倒成了需要小心翼翼捧着的琉璃盏?

还好,还有舅舅陪他。

[好消息:阿言健康得能打死老虎!坏消息:病病与舅舅是破棉絮…]

[双大司马委屈但不说.jpg]

[阿言:关爱(溺爱max)兄长的眼神.jpg ]

[去病:我感觉我还能策马奔袭三千里!】

……

待卫青方子也定下,霍彦忽道:“汤药苦涩难咽,舅兄皆不喜。我想制成蜜丸,外裹甜饴,便于携带入口。”

他话说得恳切,望向霍去病的眼神带着显而易见的疼惜。

霍去病闻言,眼睛倏地一亮!如同乌云散尽,阳光普照!困扰已久的苦涩终于有望解决!他整个人瞬间容光焕发,嘴角不自觉上扬,眸光璀璨,看向弟弟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许和“吾弟深知我心”的暖意。

淳于缇萦忽然古怪看了霍彦一眼。霍彦无声比了个加钱的口型,淳于缇萦这才轻咳一声,断然否决:“胡闹!蜜丸已甘缓,再裹甜饴更损药力!死都不惧的将军还怕苦?溺爱无度,罔顾医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