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1 / 2)

加入书签

下,仍活的好好的,搁张汤,他敢吗?”

杜周似有所悟。

霍彦不慌不忙,抿了一口茶。“你以为陛下那么好逢迎的,在他心中,朝中人皆有定位,对着定位,给着封赏与权力。张汤是刀,折了就可以换。陛下其实恨不得把汲黯捏死,但是汲黯的名声太好了。他底下是百姓在托着他。陛下杀他,便是失了民心,所以哪怕恨极,陛下亦不会动他。”

“帝王恩宠让你走的快,有百姓托举,你能走得稳。”

杜周了悟,他仰首,“所以您走的又快又稳。”

治黄的霍公,民爱之,不能杀。

若子的小霍郎,帝爱之,能挣钱,盘活经济的霍彦,更是帝王心头好。

可他做不到霍侯这般。

杜周下意识的弯腰,把头低下,“学生愚钝。”

霍彦把茶放下,“张汤还在,有他顶着。他生性妒烈,你也迎合,好比狗争肉骨,他又如何容你。他若发难,你总得吃些苦头。廷尉府不通民情太久。他不能做之事,你去做。不与他同,不与他争,在百姓中谋个父母官,落个执法严明,松驰有度的好名声,自有你的好处。”

廷尉全是酷吏,可是缺个唱白脸的好人。 网?阯?F?a?B?u?页?ī????ù?????n???????②?5?.???????

你往上看,缺哪补哪,这样,无法取代的你才能稳稳往上升。

他这番话是真的提携加点醒。

杜周知道自己的投名状给对了。

霍侯视他做自己人,才愿说这些肺腑之言。

从未有人以师长的姿态,父辈的关爱去教导他要如何行事。

杜周无比感谢当时把他调往酒业司的张汤,若非如此,他见不到霍彦。一时之间,也没了与张汤打擂台,使绊子的心。

“君侯,”他难得有些动容,泪沾眠睫。“你之深恩,周无以为报。”

霍彦有些无奈,指点自己的小弟,让他认清自己的前路,正好保一下张汤,不是一个党派执牛耳应该做的吗?

怎么说哭就哭?他又没说重话。

唉,肯定还是汉武朝的风气太不好了,这些孩子压力太大,跟他没关系。

心中这么想,但他还是很礼贤下士,亲自扶起杜周,放柔声音安抚道,“不必言报,你与我相交多年,又为我镇守胶东,司马迁那性子,若非你,估计连渣都找不到了。我私下里拿你当自家兄弟,自是希望你平顺些,再平顺些。”

一番交心之言,杜周没想到霍彦会如此想,一时之间,又滚了一大滴泪。

霍侯以兄弟待我,我自当为报。

霍彦给孩子擦眼泪。

心里想,我又惹哭一个。

另一个被惹哭的是困顿半生的朱买臣,他因其对《春秋》的独到见解和霍彦的举荐,被刘彻破格拔擢为博士,位列学官,虽品秩不高,却也标志着正式踏入帝国文官的核心圈层。他那身崭新的交领右衽、宽袖束腰的黑色礼服,衬得他清癯的面容多了几分儒雅与庄重,只是行走在太学时,步履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与拘谨。

没法子,他人微言轻,压根儿说不上话,更别说为霍侯肃清太学了。

他一边汇报太学诸博士的动向,一边哭唧唧,全是有负君侯。

霍彦熟练的掏帕子,然后翻看他的情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