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2 / 2)

加入书签

可他没有等来她。

等来的,是她的死讯。

那天,霞光似火,将整片天穹晕染成温柔的胭脂色,是极好的天。

得知来龙去脉后,他很平静,去找了孙悟空,从孙悟空手中夺回了瑶夭的怨气。

魅妖身死魂消,仅余的唯有她死前执着不灭的怨恨。

哪吒凝视那团深沉的怨气许久,想不明白,为何一个无心无情的妖,能生出这样滔天的怨恨?又是什么,让她如此恨?

临离开花果山,早已成圣的孙悟空笑嘻嘻道:“俺老孙知道你想以怨气作为媒介,重新寻到她,那小妖心思太纯净,为了不叫你伤心,还想让怨气消散。她看不懂人,也看不懂仙,还以为你会放弃。”

“但我想。”孙悟空道,“你既曾为人,身上总有些人性。”

孙悟空晓得他总会寻来。

哪吒并未多言。

像他这样孤身一人又无心的仙,从来都是只做,不言,他无意多去理会旁人如何想,他只在意做到,而不是妄求。

他孤身回莲华宫,筑凝魂阵,炼化怨气,让自己的法器作为阵眼,即便她死了又如何,魅妖还会重凝妖身,无论她在三千界何处复生,他会将她重新捉回来。

《妖录》言之,魅妖因爱化生,为爱赴死,可她无心,如何生出爱?

她本该寻不到她的道;

因为这世上,妖本无道。

她又如何会死呢?

她不是真的死,哪吒想。

但在某一瞬,他又会真的觉得她已死去,因为他不再能感受到她温暖的体温,她清浅的呼吸,她泠泠的声音。

她怎能如此呢?骗他,弃他,最后连一个答案也不肯给他。

这样强烈的疑问,到底悬在了心头,起初像恨,如尖锐的冰凌。他践行了他的诺言,若她不选择他,他一定会恨她。

他会对着那团沉寂时如墨、翻涌时如血的怨气,一字一句,冰冷控诉:

“瑶夭,你无心无情,背信弃义。”

“如你这般的妖,如何会生出情,如何会死?”

“你当真为了一个凡人,弃神而去,自寻死路……愚蠢至极。”

纵使他无心,但他说到做到。

他想,待他将她捉回来,一定要当面质问她,究竟有没有生出情?

有时,他又仿若再度以心感知到不甘,怨恨,愠怒,尤其在每次的裂骨之痛中,他会恨然地想着——她是不是真对一个凡人生出了情意,宁愿抛下他,抛下千年妖身,抛下种种记忆,甘心赴死?

他替她想了无数种死法,会比她尝到的死还要更绝望,割喉放血,抽筋扒皮,剜骨剔肉,只要想想,他便知道,这些死法会叫她不敢再死,不敢再抛下他。

后来,他又一遍遍想着,一遍遍更恨,他当真相信了那句“魅妖情生而道陨”,于是更恨她要生出情。

她原本最渴求生,情却让她至此。

可想着想着,他又觉得,是啊,她原本是那么渴求生,她是在一条死路里给他指出生路的妖,她怎么会如此做呢?

为此,哪吒还去找了那个凡人。

凡人说她不曾爱自己,看他的眼神与任何凡人都无异,她一心为道,心往大爱,从来不对凡人苛责,更不会对恩人怨恨。

可这个无知的凡人,却因七情妄欲,害死了她。

哪吒将那凡人诛杀于剑下,如其对瑶夭所做,一剑穿心。

瑶夭次次与他说,他不能杀人。

但最后,他杀人,是因为她。

他却又由此顺藤摸瓜,找到了已逃去异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