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章 吞一尊古神,炼一门神通(1 / 2)

加入书签

第277章 吞一尊古神,炼一门神通

却在周衍取出了老道士希微子给他的敕令之前,在周衍,开明,猫猫头三个家伙,以化身之法离开了船只,只留下了个身影后,那船老大和吃了药一样,玩命地开船。

最后比起预计更早地靠岸,抵达阆中附近渡口。

船上乘客,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的,好在是沿途总算是没出了什麽事情,这才安下心来。

那两个青城山的道士还打算和周衍打打招呼,徐芷兰忽听得外面传来波涛汹涌,然后就是渡口处的阵阵惊呼声音:「涨,涨潮了,涨潮了!!!」

「怎麽会!」

「难道是水龙王震怒了?」

徐芷兰,沈妃一起下了船,却见那水流涌动,比起之前更汹涌,澎湃,过不得多久,就听到了一阵嘶吼咆哮的声音,这个时候,正是周衍和清渊君厮杀,破水而出。

那清渊君先被克制,又被封印锁死,还吃了大日金乌,在种种剧痛挣扎刺激之下,早已癫狂,怒骂周衍,不过,清渊君和周衍交流的时候,皆是用的上古太古的语言,旁人听不懂。

上古之语,音节变化比起当代的语言更加多,也更能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再加上是龙蛇之种的身躯发出的,本就多有三分的嘶鸣暗哑,有上古时代的疯狂和不甘。

这声音在群山回荡而来,直能让人头皮发麻,心惊胆战,犹如人族见到山中猛虎咆哮的时候,会身躯僵硬,头脑空白一样,就在这渡口处,就已经有许多的人脚步踉跄,甚至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徐芷兰和沈妃都只是凡人,而不是玄官,本来就坐船坐了很久,在水波晃动之中有些晕眩感,听到了上古异兽巴蛇之主的咆哮和愤怒,脚步一软,险些就坐倒在地。

徐芷兰搀扶起沈妃,却听得了那边传来一阵阵哭泣的声音,打眼看去,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坐在那里,哭得正伤心,周围都是受惊奔跑的人,人一慌乱起来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踩踏之事。

徐芷兰见过了自己出生地的荒唐,对于孩子有怜悯之心,连忙过去将那孩子抱起来,正要走,却忽然听到一阵阵惊呼,原来水势已起!

那清渊君,身躯无比庞大,其本身的存在,甚至于可以认为是嘉陵江某一段峡谷江流的具现,临死愤怒反击,水势大涨!

这里又是渡口,那波涛浪潮炸开,朝着这平地砸过来。

一艘不知几千上万斤重的大船就打横朝着这众人砸来了,气势狠厉猛烈的很,徐芷兰下意识抱住那孩子,猛地低头,沈妃挡在她们前面。

却在此刻,传来一阵流光。

哗啦——

一道明亮剑光从天而落,硬生生就将这一艘大船,当中间斩断开来,那剑气泛寒,令水流都结了冰,大船断裂的船身,朝着两侧滑动开来,仍旧危险,忽而有画卷展开的声音。

一卷画卷就在前方铺展,那船只撞过来的时候,沈妃下意识紧闭双眼,没有看到,这些被水潮掀起来的杂物撞在虚空,泛起涟漪。

在这百姓和汹涌的浪潮之中,似乎有了一幅画。

在某个瞬间,这些高速飞出,极为危险的杂物却仿佛入了画,成为了凝滞的,静态的笔墨痕迹,虽然说,这一副玄妙的画转瞬就破碎开来,成为纯粹的法力涟漪,但是这些飞溅而来危险,也被抹去了。

沈妃缓缓抬起头,看到了那剑光凝聚,化作了一柄长剑,被身穿清雅服饰的女子收入了有着仙鹤冲云霄的剑鞘之中,那女子剑眉星目,自有一股郎朗锐气。

而画卷一卷,却被一个少女收起。

那少女穿一身道门弟子打扮,木簪束发,背着包囊,腰间挂着一柄小匕首,个子小小的,但是,竟然胆敢在水波激荡之前,强行运转画师玄官的手段,拦截这危险,可见胆魄很大。

沈妃看到她背影的时候,刹那身躯凝固。

听到那少女松了口气,道:「幸亏周衍他让我们先赶来,要不然,真的会有危险呢,不过,也幸亏李姐姐来帮我——」

那抱着剑的女子嗓音温柔:「也是碧痕她在楼观道闭关,要不然的话,以她的身法,会比我更快,她本就有道门根骨,在织娘妖魔死去之后,放下过去,应该也可以更进一步了。」

沈妃的眸子剧烈颤动,她嘴唇抖了抖,道:

「……云儿?」

李知微的身影顿了顿。

然后肩膀抖了抖,深深呼吸,转过身来的时候,少女露出一个大大的,安心的微笑,虽然是在微笑,可是眼角的眼泪却还是大滴大滴落下来。

嘴唇先是勾了勾,然后还是瞥下来:

「阿娘!」

李知微扑到了沈妃怀中,没有了往日的勇敢和胆量,把头脸埋在娘亲的怀里,就这样大哭起来。

李平阳抱着父亲李太白的剑器,只是垂眸看着她们重逢,听李知微向沈妃诉说之前的经历,眼底也有些思念自己的爹娘,而那边的青城山道人正要过来,却就听得了那一声清朗声音——

【如——太上谕!】

青城山姜司南,和他的弟子一下子脸上神色都严肃起来。

姜司南看着腰间散发出流光的道门符籙,道:「……这反应,是太上楼观道之掌门敕令?!」楼观道曾经在之前的劫难之中,保留有道门各家各派的传承,各家皆尊之!

姜司南师徒踏前半步,道袍一震。

即便是那开口之人不在这里,却也恭恭敬敬朝着那发声的地方,拱手道:「青城山弟子姜司南。」

「青城山弟子谷语汐,尊太上御令!」

这声音并不仅仅只是在这里,周衍法力且不说,他斩了那所谓的嘉陵江江神,耗费了几个时辰的功夫,把这嘉陵江上游下游大大小小水神都给灭了去。

藉此水神权柄,把声音传递到了周围所有地方。

不仅仅是在外的道人,就连那些宗派,也都遥遥感知到了那少年道人传来的讯息,青城山上,当代的青城山掌门人李忘生踱步走出,臂弯拂尘,道:

「竟然是,楼观道的印玺。」

旁边一名持剑道人道:「掌门师兄,我等如何处之?」

李忘生中年道人模样,鬓角早生华发,眼神温润中带着难以化开的疲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本是弃儿,风雪夜中被青城山老道士捡回去了。

因不知道父母,也没有什麽证明来历的东西,这老道士便让他随了道祖的姓氏。

自幼就在青城山长大,天赋异禀,心性淡泊,被上一代掌门寄予厚望,成为关门弟子。道号「忘生」,如今道:「嘉陵江忽然异动,我辈道门弟子,本来就不能坐视不理。」

「只是,由青城山出面,难免让蜀川其他门派心中不愉,怕也会有些老朋友不听,有太上楼观道之人出面,却是再好不过。」

于是拂尘一扫,青城山掌门人朗声道:

「青城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