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110回府,婚期(1 / 2)

加入书签

第113章 110回府,婚期

刘义真也清楚北上督师的风险,但中原实在太乱了,如果不能平定各路反贼,在中原均田的设想也无从谈起,更遑论北伐。

倒不如借着关中将士东出的机会,扫清中原,继而分配田亩,组织流民垦荒,恢复生产,为将来征讨北魏提前做好准备。

不过,既然刘裕一时难以做出决定,刘义真也不急,时间还很充裕。

且不说在中原硝烟四起的情况下,刘裕的命令需要多少时日才能送往长安。

即使段宏现在就接到了命令,他也必须做足了准备才能出兵。

譬如徵召将士丶筹备粮草,这些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办妥的。

马车上,刘裕丶刘义真并不只是在交流对时局的看法,父子之间也有谈论家事。

「车兵的婚事筹备得如何了?」刘裕问道。

「孩儿问卜,已经选定吉日,在年后的正月初五,前些时日往台城奉送请期书,徵得了天子的同意。」

古代婚礼遵循《礼记·昏义》制定的「六礼」制度,即纳采丶问名丶纳吉丶纳徵丶请期丶亲迎。

请期便是迎亲前的最后一步。

「如此甚好。」刘裕很满意刘义真的安排,他又问:「我听说海盐公主常去找你,可有此事?」

刘义真看着年纪小,内里却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上辈子虽然不是情场老手,但也并非什麽都不懂的雏儿,司马茂英是个什麽情况,刘义真心里一清二楚。

但他是个爱名的,天下间有的是美人,何必去勾搭手足兄弟的妻子,在后世留下骂名。

况且抢夺世子之位,还可以找到许多藉口,但再去抢人老婆可就不厚道了。

因此,刘义真刻意疏远司马茂英,与她保持距离,渐渐地,司马茂英察觉到了刘义真的态度,便也很少出现了。

如今刘裕问起这事,刘义真并不惊慌,他行得正,坐得端,与司马茂英并无苟且之事,有什麽好怕的。

「回禀父王,孩儿入朝之初,公主确实常往尚书台,想必也是为了阿兄,才与孩儿拉近关系。」

刘裕深深看了刘义真一眼,见他神色坦然,笑道:「公主也是个可怜人,车士,为父百年之后,你可要善待车兵一家。」

虽说刘裕早就决定了将来要杀死司马德宗丶司马德文,但并不会为难司马茂英一介女流之辈,这年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司马茂英嫁入刘家,便是刘家的妇人。

「孩儿记住了。」刘义真答应下来,刘义符一家逃不过被圈禁的命运,但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胜过无数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

此前台城有人快马报信,如今宋公府已经换了门匾,唤作宋王府。

孙夫人在门外眺望,此前在覆舟山下,因为群臣云集的关系,她只能远远看着刘义真,肚子里有千言万语要说,根本就坐不住,所以守在了府门处。

不多时,马车停在宋王府外,刘裕丶刘义真先后下车,孙夫人屈身一礼:「妾身拜见大王。」

「无需多礼。」刘裕摆摆手道:「你们母子自行叙话,无需理会孤。」

说罢,刘裕率先进了王府。

等刘裕一走,孙夫人落了个轻松,她看向了刘义真,打量几眼后,展颜笑道:「车士又长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