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55招抚流民(2 / 2)
东晋推行均田制,田租是按照一夫一妻进行徵收,而非按户徵收,因此分家与否,其实关系不大。
但户调却是按户收取,户的数量越多,自然收取的户调也就越多,因此,兄弟成年之后必须分家。
朱龄石对待萧思话非常的客气。
只因萧思话出自兰陵萧氏,是宋国太妃萧文寿的侄儿,时年二十岁,初任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后转任相国参军。
此人年少时行为不检,后来改正恶习,他涉猎书传,精通音律,且弓马娴熟,深得刘裕的喜爱,赞许他是栋梁之才。
此前朱龄石奉命出镇司州,刘裕提及要给他安排一名能吏辅佐,便选了萧思话这个表弟来洛阳,此举,也是为了历练萧思话。
「下吏遵命!」萧思话应声道。
话音刚落,就有人来报信:「丰城侯,司马楚之仅带十馀骑出逃,柏谷坞来人请降。」
「知道了,带人过来吧。」朱龄石语气平静。
刘义真已经与他通过消息,捎带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朱龄石,既然知道司马楚之等人就算逃到了北魏,也早晚会被送回来,朱龄石自然不会在意此事。
反倒是柏谷坞的那群流民军需要好生安抚,
有了洛阳宫流民军投降为例,朱龄石无需再请示刘义真,只要求交出首倡叛乱之人,其馀皆可赦免,待得知那人已经追随司马楚之逃亡后,朱龄石久久无语。
果然,不是所有人都像邵平一样,能够坦然承担罪责,面对死亡。
「罢了,你们且安心留在柏谷坞,世子宽宏大量,定会赦免你们,给你分配田地。」
事实上,这些流民军之所以在走了主将之后,都派人前来请降,一方面是他们都是步兵,且拖家带口,而晋军骑兵就在部山,他们根本就走不掉。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流民军听到了不少风声,警如刘义真愿意给刁雍带来的叛军分田,同时此前放走了俘虏的一千河北汉军。
既然投降没有危险,还能分到土地,谁又会负隅顽抗,或者抛下妻儿,独自逃亡。
刘义真闻讯,知道以朱龄石的兵力,顶多也就只能看住洛阳宫,柏谷坞的一万流民军数量太多,只能自己亲自前去收编,立即决定亲率鲜卑精骑与飞骑军移师柏谷坞,由王镇恶丶檀道济丶沈田子带着俘虏丶辐重回师洛阳。
来到柏谷坞,刘义真算是故地重游,前年刘裕北伐时,曾留原身镇守此地。
柏谷坞沟壑纵横,土崖遍布,因此地遍生柏树而得名。
刘义真望其险要,与自己记忆中相符合,暗暗咋舌道:「若是强攻,不知伤亡几何。」
「若有强攻此处险隘,不知伤亡几何。」刘义真看着这处与自己记忆中相符的坞堡,暗暗咋舌道。
柏谷坞的大门已经开,但他并没有急着进去。
不多时,一众投降的流民军将士查拉着脑袋走了出来,他们手无寸铁,等候晋军发落。
刘义真上前一步,对着他们喊道:「诸位,你们放下了武器,自今日起,即为大晋之民,待官府重新整理户籍以后,自会有人为你们分配田地。」
众人闻言,立刻来了精神,齐声向刘义真谢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