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政侠(1 / 2)
第205章 政侠
再升殿。
老巨子很瘦,很高,头很大,宽阔的前额和那片红亮的秃顶连成了一片广阔的智慧高地,一圈霜雪般的白发在高地边缘银丝闪亮,恍若红色岩石上永不解冻的冰雪。
谢绝了上君赏赐绣墩,他的步幅很大,一双大赤脚片踩在冰冷的金石板上,发出与穿鞋者一模一样的清晰坚实的脚步声,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丶列侯亲贵丶宗室大臣都为他脚上的老茧之厚而惊奇。
儿宽丶褚大等儒官不由得暗骂,「摩顶放踵,故作异相!」
历代墨家巨子如此模样,在墨子之外,许多巨子都不是天生的,但为了效仿先贤,也为了先贤不被他门轻辱,便一个个如是。
这却让儒者很是腻烦,毕竟公然辱骂他门先贤的是儒家的亚圣,着实有失身份丶体面,不过,亚圣既骂,他们也只有从亚圣见之而骂。
垢病墨子丶墨家巨子们的容貌,当老巨子看过来时,儿宽丶褚大等人却不由得一正,略微躬身下拜。
见此情形,老巨子摇了摇头,墨子最初在儒家与孔子之孙子思同门修习,却不满儒家的迁阔复古,于是与儒家子弟们激烈论战,使孔门三盈三虚,名声大振,但终究因为理念不合,自创墨家学派,长期在列国奔走推行。
墨子生来就有悲天悯人的襟怀,痛感庶民的无尽痛苦,对治国弄权那一套很是冷淡,所有的学问都为了拯救贱民。
这些,正是孔子仙逝后儒家子弟的反面,如孟子等先贤,也有襟怀丶也能感受痛苦,但在儒家诸多先贤眼中,贱民根本不算人!
而且,儒家很喜欢治国弄权。
故此,墨子提出救世的十大主张:「兼爱」丶「非攻」丶「节用」丶「节葬」丶「尚贤」丶「尚同」丶「敬天」丶「明鬼」丶「非乐」丶「非明」,为了穷苦的贱民和辛辛苦苦不得志的贤者而奔走时,立刻就被认为是儒门最大「叛徒」!
儒门上下无不骂墨子的所作所为是「贱人之行」,是「无父之徒」,极尽刻薄。
但墨子却不为所动,坚韧不拔的身体力行,人格学问竟像泰山北斗一般立起来,名振列国,天下景仰,追随墨子的弟子越来越多,墨家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更关键的是,这些墨家弟子忠心耿耿,一声令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在那数十近百年间,墨家无可置疑地成了天下诸侯谁都不敢小的一支力量,墨家俨然成了天下的「政侠」,超然欲所有列国之外的正义力量。
春秋战国之世,纵天下之大,唯墨家敢于仗剑而起,血溅五步,而使天下素!
是以,再强悍的大国,也对墨家保持三分敬畏。
这世间,没有什麽比自己的失败,「叛徒」的成功而让人无法接受。
孟子和儒家子弟的破防,老巨子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原谅。
老巨子望着儿宽丶褚大,笑道:「什麽时候,你们能把天下黎庶看得比什麽都重要的时候,那你们就走上了圣人之道。」
中外两朝儒官为之然,不明白老巨子说的什麽意思。
儿宽丶褚大愣了愣,知道老巨子的意思,面容淡漠,没有回应。
如果把所有人都看作人,又如何突显尊卑贵贱?
休想以「兼爱」动摇他们!
老巨子笑容敛去,这群食古不化的家伙,就该被扫入历史的尘埃里,缓缓道:「至圣世家之亡,老夫愿意对此负责。」
一句话。
弓爆了大殿所有人的情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