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我闺蜜都还行,不怎麽出轨(2 / 2)
「还有10%呢?」王曜疑惑道。
「应急储备金,用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吴竹丽笑了笑。
也就是人情往来的钱。
「收入呢?」王曜又问道。
「GG是大头,其次就是二轮三轮版权,以及后续一些零零散散的改编丶渠道收益等等,不过若是跟芒果台合作,他们家的规矩是,首轮卫播免费抵了渠道费用。」吴竹丽再详细解释了一下。
电视剧收入两种模式,买断和分成。
正常电视剧拍完是直接跟各大电视台售卖的,也就是首轮播放价格,目前正常一线制作,平台采购价可能在20~30万/集,这种就相当于直接买断了电视剧后续所有权利收益,电视台来承担后续风险。
分成模式则是,电视台不提前支付费用,反而要向制片方收一笔平台费(渠道宣发),然后根据约定比例分红,这种都是顶级制片方去赌后期收益。
但因为09年出了一个限播令,要求电视台黄金档每天不能播出超过2集,试图倒逼制片方的质量。
然后从09年的几万块钱一集,一年之内就涨了几倍,到明年《甄传》首轮更是达到80万/集的价格。
但实际上就是给了电视台更大的议价权。
看似电视台采购成本增加了,实际上是在逼着制片方与电视台捆绑,毕竞黄金档的名额有限,
谁想上星不一定是剧的质量决定,但谁跟电视台关系更近一定有帮助。
尤其是芒果台这样的收视大户,在它们电视台首播意味着爆款机率更大,所以它们出了一个新的合作策略。
首播采购抵投资份额,也就是,如果片方想上星,那电视台不支付买断费用,但也不收取平台费用,而是置换成投资。
比如《回诱》总投资3000万,正常分成合作平台费(渠道宣发)大概15%左右,如果跟芒果台合作,首轮播权就先抵这部分投资,然后再聊买断还是分成。
也就是只要你想在芒果台上星播放,就得先拿出15%分红给他们,这样不管是后期买断还是分成合作,他们总能额外获得这部分收益保障。
这种模式也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比如《爱情公寓1》的时候,拍完实在没有电视台买,最后只能让渡一部分收益给阿赣卫视,换来了播出的机会然后意外火爆。
但其他卫视都是见人下菜碟,芒果台却是一视同仁,不交分红,就免谈。
「那岂不是,大多数电视剧都很难盈利了?」王曜算了一下丶
什麽都没干就直接被割肉15%,怪不得后面影视剧市场越来越烂,都无脑用流量演员,原来都指望着资本反哺呢?
「是的,所以现在业内都更倾向于分成合作,当然,对于有一些他们看好的,电视台也会采买部分版权,但不论如何他们的风险要比以前更低了。」吴竹丽叹了口气。
「既然是业内常态,那也没有办法。」王曜摇摇头「那咱们如何合作?」
「如果这个剧可以过审,正常我们公司负责承接制作的同时,还会出资10%作为给资方的保障,毕竟要是我们自己都不愿意投资,资方肯定质疑我们的决心和能力。」吴竹丽笑道。
「也就是,还需要2700万的资金缺口?」王曜微微挑眉。
「您的剧本可以占10%投资,实际上只有2400万的缺口,不过我们可以先改本子,过审后,然后看看芒果台愿不愿投资一部分。」吴竹丽提出了稳妥的方案。
「可以,剧本你先拿回去修改,我专门研究了一下这个剧本的审禾方式,咱们可以把剧本拆为上下两部分,分段式送审。」王曜开口道。
《回诱》因为原版题材太过敏感,后期是采用了业内首部分段式送审最后才踩着线过审的,把剧本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主要讲述家庭伦理,这部分几乎不会卡审核,可以先拿《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拿到这个证,就可以去跟电视台商谈合作了,就跟卖房预售差不多。
而下部分的剧情主要因为涉及复仇商战之类的以恶制恶的剧情,这种剧情在国内没有出现过,
因为大多数的影视剧价值观都是『以德报怨」,甚至连「以直报怨」都会卡审,更别说「以怨报怨』了。
但如果没有这部分,那整个剧本就相当于没了灵魂,分段式的好处就是,可以先拿证开拍上半部,后面剧本慢慢修改,不耽误整体进度。
要不然走常规流程,等剧本过审,原本半年的项目最后可能拖个两三年,最后拖死了。
听到王曜对于分段式送审的解读后,吴竹丽惊为天人。
若不是王曜拿出了63号令,哪段不行改哪段的条令,吴竹丽几乎以为是这小子异想天开。
但有了明文规定,那就不一样了,大不了慢慢磨嘛。
不过什麽人没事儿对规定研究这麽深刻?
这让吴竹丽对于王曜的身份越发好奇。
《回诱》项目合作初期敲定,双方开始闲聊增加了解,过程中吴竹丽并没有放弃向王曜推荐秦兰当女主的事情,还拿出了当时的演员名单。
王曜扫了一眼,发现跟原班人马差不多,除了女主不是秋词炫之外。
因为演员基本上都是展结的合作对象,还有个雷大头。
不过王曜还是希望保持原班人马,毕竟没有三语台词对话,会缺少很多话题性。
「嗯,其实从角色角度,秦小姐肯定是适合的,不过这部剧我是需要一个华韩合拍的头,所以女主一定要是个高丽籍,所以不好意思了,秦小姐,害您白跑一趟。」王曜对着秦兰歉意的笑了笑。
「啊?哦哦,原来王总是从发行角度考虑是吧。」吴竹丽一证,认同的点点头「确实,翻拍的剧如果主演是高丽籍,那麽对于宣传和提高观众期待值确实会有好处。」
「不会不会,本来就是争取机会,王总给我机会已经足够了。」秦兰也连忙摆手。
「其实如果秦小姐想要转型,未必需要过度依赖作品,不知道最近有没有关注到网际网路上的动向?」王曜开口抛饵。
「王先生是说最近的【女助会】?」秦兰眸子一亮。
过年期间虽然新闻不断,但真正能让她觉得跟自己有关的就是这个【女助会】,她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爱交朋友的人。
甚至牵头组了一个泰迪姐妹团,就是想着抱团取暖,但这个泰迪组有一定的商业属性,联合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明星潮牌泰迪家族,
这个团体在去年可谓是风头无两,但是在【女助会】的对比下,就显得黯然失色。
第一是泰迪家族有商业属性,虽然是打着爱护小动物的名头,但实际上还是利用明星效益赚钱。
反观【女助会】虽然创始人是个不入流的十八线模特,但成员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可以碾压她们,而且人家是为了女性困境而凝聚成的公益组织,不管从咖位还是从立场上,都高出她们太多层次了。
【女助会】刚刚发布的公益淘宝店,一件印着GHG的白体,标价29.9元,上线不到一个星期,
销售量就快破十万了。
再看看他们泰迪家族,虽然玩儿了一套饥饿营销,但也因为高昂的价格,反而受到了不少人的群嘲。
这个团体的出现,将会成为圈内所有女艺人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
秦岚的闺蜜们现在天天就在琢磨,如何跟这个团体扯上关系,所以格外关注。
「不是,是关于汪晶和程龙那些艺人的新闻。」王曜摇摇头。
「哦哦,当然。」秦兰点点头,有些不明所以。
「我公司旗下的瞿受和马若,通过网际网路渠道获得了不少关注,是在印证着一种新的娱乐体系,而汪晶和程龙的事件,则是在印证着大众对于明星的认知和态度在慢慢改变,
以前大众对于演员明星的了解渠道都是被动的,媒体宣传什麽,他们信奉什麽,但是随着微博这类社交媒体的兴起,很多明星例如姚辰这类,已经给大众带来了新的了解途径,
所以未来大众对于明星的认知,大概率将不再是扁平化的,不再是以演员丶歌手这些单一标签来定义,而是以更丰满的人设」来了解,
粉丝或影迷与明星的关系也会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再想要以作品说话的发展路线,可能会越来越困难,
因为随着大众对于明星越了解,个人的主观喜好色彩就越强烈,立场就会变得越偏向,
就像如果别人出轨,你可以指责,但你闺蜜出轨,你不但不会指责,还会说一句牛比藏好了,
对吧。」王曜笑着说道。
吴竹丽听的若有所思。
秦兰则瞬间警惕起来,连忙摆手「我闺蜜都还行,不怎麽出轨。」
王曜微微挑眉,轻笑道「我只是打个比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