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他乡遇故知(1 / 2)
2006年5月的洛杉矶唐人街,红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将斑驳的光影投映在青石板路上。
彭磊站在金龙酒家的雕花木门前,恍惚间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湖南乡音,让他想起长沙五一广场的人声鼎沸。
推开木门时,湘菜特有的辛辣气息汹涌而来。
剁椒鱼头的鲜香里藏着豆豉的醇厚,毛氏红烧肉的酱香中裹着冰糖的甜润,这些味道像把钩子,猛地拽出他记忆里高中时代和同学在火宫殿大快朵颐的场景。
「彭导来啦?」韩三平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最里间的包厢门半敞着,这位平日总穿中山装的电影集团掌门人,此刻穿着深蓝色立领衬衫,正用筷子夹起一片透亮的腊肉对着灯光端详。
「你闻闻这烟熏味,柏树枝混着橘皮香,比北京饭店那些真空包装的强十倍。」
彭磊刚要接话,忽然注意到桌上摆着三副青花瓷碗筷。
这时洗手间方向传来冲水声,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边整理袖口边走来,镜片上还沾着水珠。
「这位是文化部的李处长。」韩三平笑着起身,「昨天通电话听说他在,我就厚着脸皮把人截胡了。」
「彭导!久仰久仰!」李处长双手握住彭磊的右手,掌心的潮湿透着加州四月的凉意,「上个月大使的老刘还说,您那部《鬼影实录》上映时,观众都吓哭了。」
彭磊感觉喉头突然发紧,此刻在异国的湘菜馆里被道出湘音,就像那盘腊肉蒸腾的热气中突然尝到故乡的滋味。
他摩挲着茶杯上「君山银针」四个描金字,轻声问:「感谢领导的关注。」
窗外的红灯笼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将三人的影子投在绘有岳阳楼的屏风上,忽长忽短,像是胶片机里跳动的帧。
………
酒过三巡,韩三平的脸被茅台熏得发红,他解开西装最上面的扣子,眯着眼睛看向对面的年轻人。
「小彭啊,《无极》在北美只卖了不到100万美元,你怎麽看?「
包厢里突然安静下来,连服务员倒茶的水流声都清晰可闻。
彭磊的筷子停在半空,清蒸鲈鱼的汤汁正顺着筷子滴落。他馀光瞥见李处长正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自己,这是个陷阱题。
「画面很美,」他谨慎地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手,「特别是满神的那场戏,光影运用堪称一绝。但西方观众理解不了其中的隐喻;凯哥师兄不也说十年内没人能懂吗?」
「哈哈哈!」韩三平突然大笑,转向李处长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听听!咱们花3.5亿拍的大片,在懂的人眼中一阵见血啊!」他举起酒杯,冰块在琥珀色的酒液中叮当作响。
李处长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若有所思:「彭导觉得中国电影最缺什麽?」
「好故事。」彭磊直视对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花瓷茶杯,「《鬼影实录》成本2万,但每个观众走出影院都相信那是真的。」
他指了指窗外灯火辉煌的好莱坞山轮廓,「而我们花3亿拍古装,观众却在查史实错误。」
韩三平突然拍桌,震得碗碟叮当响:「说到点子上了!现在国内导演个个想当思想家,却忘了电影首先是门手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