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1 / 2)

加入书签

后身体差了些,但还是有一把子力气在。

钱三娘见状,快步过来,拎了两个桶在手里,走在钱父身邊问道:“爹你怎么来了?”

钱父道:“刚买了豆腐送回去,琢磨着你差不多能卖完了,就过来看看。”

钱三娘闻言,想起一件事,问道:“您去找熊家大哥说了豆腐的事情吗?”

他们家做豆腐菜的生意,刚好宁先生夫家的兄嫂是卖豆腐的,这钱让谁赚不是赚,一家子就商量着定熊家的豆腐。

“说了说了。”钱父道,“合书都签好了,以后他们每天下午过来送一次。”

“哎,好。”钱三娘点头。

钱父又道:“豆腐、豆皮、豆干,是这三样没错吧?”

“没有错。”

“等你跟宁先生学会了豆渣饼,咱们再跟熊家定一些豆渣,那東西价格应该便宜些,到时候稍微提一点点价钱,应该卖得比豆腐菜还好。”

豆腐这些成本再便宜,主食的花销也摆在那,单人吃的话,只点一个菜的情况下大概要十文左右,今儿来吃的,大多數是三四个人凑一起花钱买菜,若是换成豆渣饼,单人食客应该会多些。

钱三娘点着头,又说道:“明儿我做些豆腐饼,应该也差不多。”

“豆腐比豆渣要贵些嘛。”

……

父女俩闲聊着回到家里,钱母已经做好了晚飯,买来的豆腐放在厨房里,仔细盖上麻布放到了橱柜里,免得晚上被老鼠啃了。

带回来的東西不着急收拾,一家人吃了飯,将碗筷放到一边,钱三娘把今儿收到的铜板全部倒在了桌上。

满桌的铜板看得一家三口心潮澎湃,什么都不懂的柱子待在娘怀中,扒着桌子看那高高的小山,感知到家人的欢喜,不由也咧开了嘴,欢喜地拍了拍桌子。

钱三娘笑着揉了揉孩子的脑袋,深吸一口气道:“爹,娘,我们數钱吧。”

“哎,好。”

三人一人分了一小堆,十个十个地数着,每十个就往外面拨一个,这是要分给宁先生的。

今儿摊子摆开后也就刚开始没什么人,等到便宜的价钱喊出去,再有人在诱惑下尝了尝,口碑一下子就打开了,附近干力气活的人都会过来瞧一瞧。就算是那些节省的,自己带了主食来的,看见这便宜的价格,也会咬咬牙和同伴一起买上一道菜下饭。

农闲时节,干力气活的人不少,生意也格外红火。

他们家昨儿心里没底定的豆腐少了,中间钱父还跑了好几回县里的豆腐铺子买豆腐,才没让钱三娘早早收摊回家。

数完铜板,三人面面相觑,惊讶得回不过神来。

一天而已,居然有两百多个铜板。

要是之后的生意能维持现状,花钱买出摊工具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他们几乎能够想象到那样美好的场景。

“不行,三娘,趁着时间还早,咱们把今儿的钱给宁先生送过去。”钱父起身匆匆翻找出家里的布袋子,将单独一堆的铜板划进去。

钱三娘闻言道:“先生说让我们七天送一回。”

“先生说是先生的事情,你这第一天赚了钱,不送过去跟人报个喜像什么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