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1 / 2)

加入书签

宁归竹也有些意外,伸手摸着它们的脑袋,也夸了一句。

被人类夸赞,两条尾巴几乎要甩出残影来,眼睛微微眯起凑近两人,看着鬼迷日眼的。

“做什么怪相。”

熊锦州嫌弃地搓了两把狗头,牵着宁归竹往工坊外面去。

两只狗习惯性地跟上。

这两只向来乖巧,又是在安和县内,熊锦州不是很担心,便没有操心驱逐它们。

在宁归竹出现之前,陈县令弄的工坊虽然一直没发展起来,但其他方面弄得很不错。

路上的行人面上都帶着笑,即使穿着补丁衣服,吃着野菜糙粮,蜡黄瘦削的脸上依旧饱含向上拼搏的朝气。

市集这边更是热闹,到处都是说笑吆喝的声音,捕快们经过时,大家的态度也只是敬畏而非恐惧,两只狗穿梭在人群之中,也有人会停下来伸手逗一逗它们。

从前宁归竹只觉得这个县城里到处都是苦难和不甘,像是为了几种新认识的野草便下跪的九姑,像是努力生活却被人处处欺压的安和与寡奶奶,还有为了父亲治病出嫁,最终却被打到遍体鳞伤的钱三娘,亦或是生活在工坊内的那些自梳人。

他那时只看到了这些,心中便憋了口气,想让周边人的日子好起来。

这次去敏州,见到了更加‘繁荣安宁’的城池,看过那被掩藏下来的苦楚与悲鸣,再看安和县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至少这里,所有的苦难都摆在了台面上,而掌权者愿意改变。

宁归竹下意识握紧了身边人的手,面上的笑意浓郁了许多,熊锦州察觉到他的动作回头,笑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就是很开心,没有原因。”

听着这类似敷衍的话语,熊锦州也没在意,跟着笑了笑,视线重新落到路上,带着宁归竹到了篾匠铺。

能在县城里开铺子,这位篾匠的手艺自然是非一般的好。

铺子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摆放着基础款的篾制品,其余的空间中,每一样篾制品都精致得可以拿去送礼,还有那小巧可爱的竹蜻蜓、竹哨等小玩具。

他们到的时候,老篾匠正端着碗在旁边喝水,一个看着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坐在凳子上,挽着袖子制作竹编龙头。

见着两人,老篾匠笑着招呼:“熊捕头,宁先生,这是要买什么?”

宁归竹意外:“您知道我?”

县里大部分人知道他都是因着熊锦州,因而见了面也是叫一声宁夫郎,叫宁先生的着实是少数。

老篾匠道:“我家女儿在织坊干活,在家念叨过许多次。”

“原来是这样。”宁归竹点头。

本就是陌生人,三言两语带过其中的缘分,他们便说起这次过来的目的。

躺椅制作起来不算麻烦,但也是个大活,尤其在聊过之后,宁归竹提出想要宽敞一些,能躺下两个人的双人躺椅,铺子里没有这种现货,还得跟人定做。

老篾匠听完,道:“这东西能做,不过两个人躺的椅子需要多费些的时间,价钱上也会高许多。”

双人躺椅承受的重量不同,必然需要进行加固,否则用不了两三年就会坏掉。

熊锦州道:“价钱上不是问题,只是希望能稍微快一点儿。”

“那行,三天后我送去工坊。”

双方说定,留下二十文作为定金,宁归竹和熊锦州出了院子,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想回去,正好宁归竹想起先前想给书房增添书架的事情,就和熊锦州去了木匠的铺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