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1 / 2)

加入书签

子便会低于三斤,直接预定重症监护。

他不是很确定地问道:“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吗?”

柳秋红见人这样,安抚地道:“别看孩子小,只要不饿着,身体各顶个儿的好,你看咱们家这几个就知道了。”

“……哦。”

·

震惊持续了很久,宁归竹直到开始动手裁布,脑子才清醒一点,看着手上小小一块的布料,还是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柳秋红和王春华见了,差点没忍住笑意,忙端起微凉的开水喝了一口。

做衣服对宁归竹而言本就不难,何况是这种无比熟悉的尺寸,他跟柳秋红和王春华讨了样布,依样画葫芦地裁剪了一份下来,又去拿了毛笔,仔细在上面写上序号。

柳秋红和王春华瞧了个新鲜,看着那黑乎乎的墨汁横平竖直地落在布料上,竟也覺出几分好看来。

三人坐在院子里,手上动作不停,间或闲聊几句。

柳秋红补好手上的衣服,便取出特意带上的柔软布料。王春华见状连忙问道:“娘您准备做什么?”

“帽子。”

柳秋红说完,看清王春华的表情,乐道:“你也准备做帽子?”

王春华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我就帽子做得最好看。”

聞言,柳秋红想起自己曾见过的手艺,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弄鞋子吧。”

听着她们这有商有量的,宁归竹这才反应过来,“是给孩子做?”

“是啊。”柳秋红一派自然地道,“这是你和錦州的孩子,我们俩哪能落下。”

宁归竹听着这话,面上的笑容不由灿烂了许多。

忙活的间隙,锅里煮着的盐卤花生差不多了,宁归竹去舀了一碗出来,三人放下手上的针线掰了两颗尝。

在长时间的烹煮中,连花生壳都吸满卤汁变得软韧耐嚼起来,花生绵软,咸鲜里带着些许辛辣,香料混合的香味温和勾人,吃到花生芯部还能尝到一口清甜。

“也就是竹哥儿了,连花生都能弄这么好吃。”王春华说着,忍不住又拿了两粒。

宁归竹垂眸掰着花生壳。闻言笑着说道:“我闲嘛,一天到晚就琢磨这些吃食呢。”

在现代的时候就是如此,到了这个时代,忙活了没有多久,生活便又被这些吃吃喝喝的东西占据了。

柳秋红吃了两个,不由道:“竹哥儿,你这方子能教吗?”

“可以教啊。”宁归竹开口,“娘想让谁学?”

柳秋红有些不好意思,道:“你大舅舅,他先前给人做长工,前些日子伤了腿,正在家里发愁呢,我刚刚瞧着花生做着好像不怎么费力,所以……”

“怎么先前都没听您说起过。”

听见人伤了腿,宁归竹不由蹙了下眉,又担心柳秋红误会,忙补充了句:“舅舅要是有时间的话,随时可以过来学的。”

听他答应,柳秋红才放下心来,笑着说道:“錦州锦平都有给我拿钱,瞧一瞧也就算了,没必要让你也跟着操心。”

总归熊锦州和親戚们都不怎么親近,宁归竹又是个顺着熊锦州的,柳秋红从未想过要扯着他们去走亲戚。反正小夫夫俩有本事,日子过得不会差,再加上宁归竹心地柔软,能帮一把的都愿意帮忙,亲戚们只要不动歪心思,未来必然是和睦的。

听熊锦州给了钱,宁归竹这才放下点心,微微嫌弃了熊锦州一句:“他竟然也一句都没跟我提起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