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9(1 / 2)

加入书签

,陈县令高兴道:“猜出来了那是他的事。”

·

从县衙到工坊不算远,但路上也能遇到好些百姓。

瞧着这些百姓大胆观察的模样,皇帝心下满意,百姓是活得最小心的,但凡是个官都能吓得他们腿软,现在他们能有这反应,可见陈县令在安和县的形象有多亲和。

边走,边聊。

吕天骄得了消息,也匆匆来了。

上前见过礼,吕天骄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太子与皇帝的另一侧,同随行而来的那位武将一起,充当两人的护卫。

太子扭头瞧见,提醒了句:“吕将军还得放松些,我们得去工学堂瞧瞧呢,别吓着人了。”

吕天骄顿了下,意识到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宁歸竹,便尽量放松下来。

一行人很快进入工坊,来到工学堂内。

工学堂很是安静,等进入学堂,順着熊锦州的引路来到专属宁歸竹的学堂时,先听见的是小孩讀书的声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太子惊奇,“你们这儿还交讀书呢?”

陈县令道:“那是锦州大哥的几个孩子,跟着宁先生讀些书,为了宁先生方便就给他们在旁边屋子安排了位置。”

“哦——”

“读得还不错,这断句也挺好的。”

越听,就越觉得宁歸竹不像是什么仆从出身——谁家仆从还会论语句读啊!

陈县令只当听不出背后的含义,颔首:“是,宁先生很出色。”

皇帝闻言忍不住瞥了他一眼,哼笑一声,倒也没戳穿这老小子的想法,抬步往前,先到了休息室前。

里面只有一个大人,读书的三个养得白白胖胖的,那小女孩头上还有朵头花,瞧着很是活泼可爱。旁边又另有三个孩子,黑瘦黑瘦的,手上不停地纺着线,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

皇帝看了眼陈县令,示意他解释。

陈县令道:“那三个爹娘都没了,就一个十二岁的哥哥,受了不少苦,得了宁先生的幫助才能在这学点纺线手艺。”

原来如此。

他们这一大群人在这,屋里的人想不发现也难。

奶娘将小熊塞回五福怀里,示意孩子们继续读书,出来见着这群人里有陈县令和吕天骄,便行了一礼。

皇帝道:“我们就来看看,你该幹什么干什么去。”

奶娘顿了下,想着陈县令对这人的态度,应是后回到室内。

瞧过休息室内情况,他们来到了学堂外面。

纺线学堂这回只招收了三十五名学生,偌大的学堂并未填满人,宁歸竹穿梭在其中,偶尔会停下来温声指点几句,若是人再弄不好,就会倾身,抓着对方的手帮助体验正确的手感与操作。

他们一群人在这站着,好几个学生都抬头往这边瞧过,宁归竹却是从未留意这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教学上。

直到又过去半个时辰左右,宁归竹才放松下来,抬步往门这边走,大概是想去隔壁瞧瞧另外六个小的。

没走两步,看见了在外面守着的人。

宁归竹愣了一下,下意识加快了步伐,走出学堂之后,他忍不住看了两眼昨日有过一面之缘的几人,先与陈县令和吕天骄打招呼:“伯父,伯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