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6(1 / 2)
是他‘不会走’的话语。
·
雨或大或小地下了一整天。
宁归竹和熊锦州的计划全部泡了汤,剩下的麦子没有晒成,腊肉也没能熏上,只能之后托付给家里人帮忙收拾。
“晒麦子和熏腊肉都得时刻守着,到时候腊肉弄好了,要给家里分几块才行,不能讓他们白费力气。”
“我和娘说一声,让她自己拿。”
“说了也得留意着些,他们自己拿的话就比较拘束,还是你给出去的好。”
“行,我记着了。”
卧室里传出琐碎的闲聊声,熊锦州和宁归竹坐在桌邊,整理着五福收到的禮物。
这些福禮是没上禮单的,但宁归竹和熊锦州得记下来,不然日后人家有什么事,或者家里添丁,他们东西送少了就不太合适。
“这个是外婆家二舅舅给的。”熊锦州拿起一个银葫芦,道。
银葫芦比较小,估摸着不足半两银,不过对于农家而言,这已经是很重的禮了。
宁归竹提笔记下。
熊锦州看他记好,将其放到其中一个木盒中,然后拿起一个新的,继续给宁归竹报送礼人的身份名字。
这些礼物里面,一部分是熊锦州这邊的亲人朋友给的,一部分是同宁归竹学习了些东西的人给的。夫夫俩的记性都不错,只是前天的事情而已,这会儿两人一起回忆着,很快就将所有的福礼名单整理出来。
宁归竹拿着两张纸,仔细对照着盒子里的东西看了一遍,将其折好放入两个盒子中。
“这两张纸留着咱们自己看,等五福十五岁的时候,就把这些福礼给他,随他怎么花用去,怎么样?”
熊锦州:“听你的。”
盒子盖好,宁归竹起身伸了个懒腰,开始收拾桌上的笔墨纸砚。
熊锦州将东西收拢到一边,帮着他一起收拾。
整理好福礼之后,就是当日的礼单了。
既然请了记礼人,那不管人家送什么来,只要过了手,记礼人都会登记上去。
因而礼单上面有不在少数的鸡蛋蔬菜,也有送肉的,重量多在一斤左右,然后就是关系更亲厚的朋友亲戚,记的则是铜钱,都给的五十文。
给钱最多的就数陈县令,整二十两,然后是县里那些富户,大概是不敢压着陈县令,次他些许,给的十八两整。
熊锦州搬出一个大一点的竹篮出来,揭开上面的盖子给宁归竹看,“这就是那天收的银钱。”
在宁归竹核实的期间,熊锦州坐在他旁边,说道:“那些新鲜的菜,我就留了些咱们三四天内能吃完的量,剩下的全让爹娘他们带回去了,腊肉腌菜存到了地窖里面。鸡蛋的话我没给家里,咱们自己吃。”
宁归竹闻言轻轻颔首,表示熊锦州安排得没问题。
将这些银两和五福的福礼收到一起,两人准备等明天回县里的时候,一起带过去。
家里这边还是少放点银子的好,他们百日宴那天透露了点之后不会经常回来住的消息,猫狗又都带走了,难保不会有胆子大的,半夜三更摸到家里来偷东西。
至于地窖里那些银两,倒是不用太担心。
他们家的地窖入口很隐秘,而且那些银子都被埋藏起来了,寻常人即使进入了地窖也拿不到里面的东西。
想到这里,宁归竹问熊锦州:“地窖被挖开的地方夯实了没?”
地窖的地面可不是松松散散的土,要反复碾压夯实才行,不然影响地窖的使用。
熊锦州笑着道:“放心吧,我都处理好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