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1 / 2)

加入书签

府上可能没昭明殿里的地龙烧得暖和。当然,您肯来鄙舍做客,是吾等的荣幸,我跟敏行都高兴着呢。”

华圣手瞥他一眼,“真是与你说不明。”

说完就继续慢悠悠喝茶,再闭口不言。

两日后,到了腊月十八这日。

停了一日的雪又下了起来,如漫天琼花纷纷洒洒,扑落在宫闱的朱墙碧瓦间。

朱漆马车缓而稳当的停靠在昭明殿前。

里面人的尚未下车,殿内的宫人已提着羊角灯、马凳、撑着绸伞围了上来。

此时远不到夜幕降临之时,但因为乌云遮空,天色已然暗了。

陈今昭踩着马凳下了马车。

今日的她穿了身玄端礼服,墨玉冠束发,两侧锦带垂缨。

刘顺撑着绸伞小心将她引到殿内,而后就无声退下。

殿内一派肃穆,青铜炉鼎里香烟袅袅,汉白玉化纸炉里腾着幽火。正前方摆着香案,香案上面牌位罗列,每尊牌位都篆书刻尊号,其上每个字都显得威仪肃穆。

案前立着的那人,同样穿了身玄色深衣,广袖垂落,于青烟弥漫中长身而立。他持着竹筒正色望着她,眉目温雅。

陈今昭踏进殿时本是端庄持重的,可待目光不期瞥见案上的那罗列的牌位后,她面上的神情有些皲裂。

牌位上一排排的尊号赫然在列!若她没记错,这些牌位本该是被供奉在皇家祖庙的朱漆神龛里,有持戟卫兵轮流守候,每逢祭祀大殿方允人入内叩拜。

“吉时已至,陈今昭你上前来。”

听到唤声,她忙收敛了神色,挺直肩背矜重的走向案前。

姬寅礼目视着来人朝他步步走近,看她板着面容一派庄重,唇角微抿眉目沉静,烛光映着那如点漆的双眸,其间倒映着他的身影。

“你家中无父兄,便由我替你主持弱冠之礼。”

陈今昭闻声,忍住激荡的心情,跪拜下来。他开始诵读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原服……”

他的嗓音沉稳持重,不急不缓,似古朴的铜磬声,自寒山寺传来,回荡在殿内。

她跪在蒲团上,静静聆听,待祝词诵毕,则对着牌位行三跪九叩之礼。

姬寅礼将竹筒搁置案上,拿过红木托盘上的礼冠,走上前来。她端跪在蒲团,脊背挺直如松柏,他俯身为她加冠,目色专注的将发簪穿过她的发冠。”礼成。”

他站直身时,缓声和煦道。

陈今昭提过宽大的袍摆,从蒲团上站起了身,屏息凝神,期待又紧张的等待着。

姬寅礼的目光掠过拂在她清透面颊上的冠缨,转身又从红木托盘上取下一方玉简来。在见到刻有字的玉简时,陈今昭只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停了。

她的手指不自觉绞动礼服,眼眸随着玉简而动,心里几乎将天上神佛拜了个遍。在他终于将玉简呈递过来时,她接玉简的手指都有些抖了。

“愿君朝饮木兰之坠露,昔设华宴之和乐,清正光明,宴乐贞吉。愿君此后佩此二字而行,朝夕恪守,宴坐长思。”

他缓语道明寓意,目光落在她的眉目上,“可喜欢?”

陈今昭始终盯着朝宴二字,口中不住无声呢喃,又忍不住跟泊简二字做比较,总觉得少了几分清风朗月。

“喜欢的。”她小声回道。

虽觉得比不上泊简二字的脱俗,但这处绷着的弦总算松开了,朝宴这字还算顺耳,好歹对方没给她起个什么奇奇怪怪的字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