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1 / 2)
众人,她停顿片刻,又继续说道,“我总以为自己忘了,以为对此司空见惯,早已麻木了,没了触动。但这些画面入梦时,我方晓得,原来我非是忘了,只是从不敢去想罢了。”
“因为我总觉得,世间苦难何其多,我陈今昭何其渺小,能做得了什么?只听闭眼塞耳,不看不听,就当世间一片和乐。”
她突然轻微笑了笑,“那夜之后,我就清醒了,我没忘,从未忘却过。”坦然说起刚为官时那不合群之举,“当初不收孝敬银子之举,我从来当自己只是怕跟脚不稳,怕站错了队稀里糊涂被害了性命。我从来没敢剖析自己内心另一层想法,那便是我怕额外收的每分银钱,都带着搜刮百姓的骨血。”
“收了这样的孝敬银,我怕此生都不得安宁。”
陈今昭抬起双眼,清亮的双眸前所未有的坚毅明亮。
“认知到这一点,我好似醍醐灌顶,明了自己要走的是什么样的路。我多年所读的圣贤之书,不是让我在官场上得过且过。”
“我陈今昭,虽为莹憐之微,却也有化作星辉之志!”
“那时那刻,此时此刻,我的前路才算真正的清晰。”
她环顾众人,诚恳诚挚,“与诸位说这么多,非是要大家理解吾之志向、抱负,只是想让诸位同年理解吾等行这变法的初衷,莫使汝等对吾等动机产生误解怀疑。”
“田税变法,将人头税并入田亩,我不敢奢望天下百姓自此后能吃饱饭,但好歹能祈求下让他们吃上饭罢!”
话语落地,不少人感触落泪。
他们这一届进士,多半数出自寒门。
因为他们消息敝塞,同样也因为他们银钱短缺,所以即便入京赶考时得知了一星半点的消息,但凑不齐下次路费的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进考场。
寒门子弟,对底层百姓的境况见得最多,也最感同身受。
一寒门子弟突然站了起来。
“敢问泊简兄,朝宴兄,尔等三杰可是变法首倡?”
沈砚颔首,“是,吾三人联名首倡。”
对方抬手深揖:“吾斗胆请求,容我附议以壮声势!”
沈砚与陈今昭震惊愕然。
周明远赫然起身,作揖,“恕我周某人胆怯,不敢提首倡之名,附议者可否加我一个?”
陆续有人起身。
“请君加我一个!”
“我亦愿附议此间盛举!”
“吾亦如是!”
“如此美事,焉能少我!”
“与诸位同年共襄盛举,平生有幸!”
沈砚与陈今昭震惊得不知何时站起了身,待回神环顾四周,桌前已再无坐着的人。
“你们……”
“泊简兄,朝宴兄,还有远在荆州的衡兄。”周明远朝南面方向遥遥一抬手,然后又对着前面两人躬身,朗声道,“吾等太初七年一届进士,愿追随明灯而行!吾等为同年,三杰从不是孤军作战!”
沈砚与陈今昭两人皆眸中含泪。
周明远代表周围的一千同年道:“世人视太初七年中榜的吾等为笑话,但吾等会告诉他们,太初七年的进士,必定名扬史册!”
“好,善!”沈砚喝彩一声,作为太初七年的魁首,他一语定下了此间事,“吾三杰首倡,尔等附议,便让吾太初七年一届,史册流芳!”
众人道:“善!”
沈砚先伸出一手,道了横渠四句的首句:“为天地立心!”
陈今昭伸手重重搭上他手背:“为生命立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