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2 / 2)
在稍显安静的大殿中,两位年轻员掷地清朗的声音异常清晰,几乎瞬息,满殿惊疑讶然的目光概数朝他二人而去。
宝座上的人,犀着眸迅速扫过殿上二人后,猛地站起身。
倏地朝旁侧打了眼色,执事太监当即高唱:“朝议毕……”
散朝二字尚未脱口,陈今昭已上前半步,抢先一步开口:“户部左侍郎沈砚、荆州刺史鹿衡玉、工部郎中陈今昭,联名首倡田税变法……”
“住口!”
“臣等斗胆首倡田税新政,废除单独丁税,实行地丁合一,计亩征银,以纾解黎民负担!”源自上位者的雷霆震怒,以及满殿朝臣如电的目光悉数朝她射来。于此一刻,她好似置身于火炉之中,四面八方的火焰汹涌的将她炙烤。
用力抓着笏板,陈今昭眼睛看着地面,声音疾速却清晰,字字句句砸向在场众人耳中,“田多者课税重,田少者课税轻,无地贫民者免丁银,这是臣等奏议之要则,恭请圣裁!”
满殿哗然!
沈砚上前半步与她并肩而立,双手举过奏章。
“启奏殿下,除臣等三人首倡,另有翰林院十二名同僚附议。变法细则及联名奏章在此,恭请圣览!”
至此,在场群臣面色皆变。
地丁合一,计亩征银!
这是妄想动何人的根基,不言而喻。
他们骇然望向殿中持笏而立的两位年轻官员。
绯色官袍加身的两位官员,丰神俊朗,清癯出尘。
二者并立在庄严肃穆的朝议大殿中,脊梁挺直,面色从容,眉宇间是文人的清骨正气。明明不过两个初出茅庐的牛犊,却胆敢奏议变法、妄谈新政!如此惊世骇俗,离经叛道,与满朝廷臣格格不入。
尤其是朝中耆旧们,对此感触尤为深刻。
彼三杰初入庙堂,便因标新立异而见弃于群臣,被视为异类。本以为这两年懂了些为臣之道,哪成想竟还变本加厉了,时至今日,竟敢做出惊天之举!
一时间,满殿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年轻气盛““不知轻重““锋芒太盛““初生牛犊不知死活““行径乖张,妄谈变法““早看出他们会出祸端““还是不知天高地高厚““众矢之的啊“等等言论流传在交头接耳中。
朝臣们对他们二人或侧目,或摇头,或不以为然,或话语锋锐如刀。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这般不知进退的冲劲,朝堂容不下。
但见到年轻的两位官员挺拔如松的站在殿中,冒死进言只为天下黎民计,不少官员心中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好似,看见了历史的重演。
与此同时,他们脑中不知为何突然浮现一词,雏凤清音。
执事太监高喝:“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嘈杂的殿中霎时止音。
宣治殿内鸦雀无声,无形的暗流涌动在平静的表层下。
九层御阶之上,巍然高立之人面色铁青。
平生头一回,他无法于人前,维持王仪风度。
“散朝!”
w?a?n?g?阯?发?b?u?页?ⅰ????ǔ?w?ě?n??????2?5?.???ō??
伴随声沉喝,他疾步下殿,朝靴踩地极重,三两步跨下御阶,朱红的袍摆随着步履翻起凌厉的弧度。
经过陈今昭身侧时,他语声冰冷丢下一句:“随我出来!”
陈今昭对旁边沈砚轻点了下头,就接过他手里的奏本,暗吸口气后,就抬步匆匆跟上前面疾步出殿的高大背影。
沈砚有些担忧的看着两人离去的方向。
直待二人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处,他方收回了目光,对殿内望向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