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4(1 / 2)

加入书签

是让她激动难抑,甚至喜极而泣。

罗行舟激动的喃喃:“胜了胜了,终于胜了!我们胜了!”

陈今昭望着眼前的粮仓,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齐涌上心头,这一刻,竟很想高声大喊,终于,终于不用再筹粮了!

她陈今昭,自此解脱了!

第131章

十月中旬,朝廷盖着朱批御印的公告传檄天下,正式朝九州各域宣告,朝廷军大胜,天下格局将进入新的篇章。国朝大捷,普天同庆,特减免天下赋税三成,为期两年,并命令各州县配合税吏将田税新法无阻推行,凡阻挠变法者,将以抗旨罪论处。

同时还颁发诏书给各省道府,着令所有在外推行新政官员,年底前回京述职。朝廷已经在着手拟定功臣名单,将于岁末大朝议上对他们依新政成效来论功行赏。

州府衙门前,衙役高声宣读诏书内容,围观百姓无不雀跃欢呼,奔走相告。沿街商铺开始张灯结彩,庆贺朝廷大胜,感念皇恩浩荡。

在外实施新政的干吏们无不喜极而泣,抱头痛哭。

尤其是最先来实施变法的那群干吏,也就是太初七年中榜、之后在翰林院任职的那群年轻官员们,感触最深。昔年在倡议书上签字画押时,他们为了同年情谊,为了多年读圣贤书而起那点书生意气,慨然踏出这一步,那时所想的最严重后果不过是押上己身而已。

哪成想,这一役竟押上了国运。

从领命踏出京城那刻,他们身上就重重压上了九州天下亿万人之生死。他们顶着不确定的未来,顶着国朝未知的命运,踏上了一条不知是胜是败的前路。

近三年来,他们日以继晷,始终提着一口气不敢松不敢缓,唯恐自己稍有松懈,就成了国之罪人。就算每日在生死边缘徘徊,也憋着股劲把这口气撑下去,清丈田亩、登记造册,管他世家还是豪强,管他威逼还是利诱,统统别想在他们册子上隐瞒一寸一分土地。

他们不敢倒不敢死,想着就算硬挺着撑着气,也得撑到变法成功那日。

而这一日,不负所望,终于来了!

持续多年的变法之争,终于在这日有了结果。

苍天保佑了他们,总算没让他们做了那国之罪人。

在这场新政变法的过程中,除了倡议书上的首倡者、附议者尽数加入这场战斗外,在这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也陆续有其他支持变法的官员加入。

譬如他们太初七年这届分散各地为官的同年们,在听闻三杰等人的壮举后,几乎没有犹豫的从各地奔来相应加入。还有景明二年的中榜进士们,打着不让太初七年一届独美于前的称号,纷纷加入参与变法革新的浪潮中。

还有九州各地有志官员,陆续投奔而来。

这场变法亦如陈今昭之前所盼那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济州府,陈今昭与刘都督站在府衙前,看着奔走相告的府城百姓,无不心中动容感怀,只觉这几年的操劳辛苦值当了。

“陈大人,这九州天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之景。”

陈今昭望着那些走了很远,却依旧忍不住朝府衙方向跪地叩首的黎民百姓,话语轻声却坚定回道,“是的,一定会的。”

刘都督转向她,笑着拱手道,“陈大人此番功在千秋,回朝后必是要高升了。恭喜,恭喜了!”

陈今昭也笑着拱手,“同喜,同喜。刘都督辅助吾等变法亦功不可没,论功行赏定也少不得都督一份。”

刘都督朝北面一抬手,“为朝廷尽忠,是臣等应有之义。”

陈今昭再次朝他拱手,表示敬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