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2 / 2)

加入书签

郭茂德和何仲走在前面,官差押着一个黄衫女子走在后面,我坐在茶棚里面喝茶,背对着一行人,竖起耳朵听。

“你这招好使吗?”

是何仲的声音。

“莫非你还有更好的办法?”郭茂德道。

“当然有……你将她放了,唐寺丞的事就这么过了,我们都不去招惹……”

“哼,你在大理寺一直都是这么浑水摸鱼的吗?”

“哎你个不识好的……”

我再坐了一会儿,等他们走远,追着他们去的方位,又跟过去。

走过一条街,到了转角处,郭茂德和何仲停住脚,转头跟那官差交代了两句,那官差点点头,带着紫蓉往右边的路走了,郭茂德和何仲则并排往左边的街走去。

我合计一番,追着郭茂德和何仲的方向去了。

又走过两条街,他二人停在了一家葱油饼子铺前。

说是铺,其实不大妥当,这铺子不像是寻常百姓讨生活卖手艺随便支棱起的摊子,反而占地极宽,匾额极大,还有两层可供入座,怎么着也算个葱油饼子楼。

可这店的老板从前也是讨生活卖手艺混出头的,说是为了不忘本,非要在牌匾上写“徐记葱油饼子铺”,故往来都称这“楼”为“铺”。

铺中除了葱油饼,还兼卖其他小食。老板经营多年,虽已赚得盆满钵满了,可仍喜欢听人叫他徐饼子,为了保证风味,每日起早贪黑,每张饼子都是亲手擀制下锅。

我尚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听贺栎山提过,猪油白面和的陷,配上秘制的调料和鲜葱,上板子一煎,整条街都能闻见味道。

来吃的人多,又正是中午,我料想他们是要去吃饭,便不再走近,进了对面一家饭馆,在门口寻个位置坐下,方便等会查看他们的方位。不料一会儿的功夫,何仲提了一个油纸包住的饼子出来,郭茂德黑着一张脸正说着些什么。

竟然没在里面吃。

我起身去追,人稍有点多,挤来挤去,幸好我身量算高,视线没有将他们丢过,总算追到合适的距离,能勉强听清楚在讲什么。

“这也能算要事?”是郭茂德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生气。

“怎么,你的事是要事,我的事就不是要事了?”

“你!罢了,左右没耽误多少功夫。现在赶紧去药铺……”

第42章

再走过一条街,郭茂德进了一家药房,何仲在外头吃着饼子,饼子吃完,郭茂德还没出来,何仲面上有些急躁,也进了药房。过了好一阵,方见他二人前后脚走了出来。郭茂德神情十分满意,好像已经置办妥当了什么。

二人手中却都空空如也。

我本来想要继续跟着,但再往前,人便少了,路也宽大,不便隐匿身形。想了想,转头去了他二人方才进的药房。

郭茂德和何仲穿着大理寺的官服,拿了什么药,做了什么,这里头的人一定有印象。

我开门见山地问了,那掌柜和伙计却说店内病人病情药方都不可外泄,也算意料之中,我掏出身上令牌阐明身份,说此事紧要,掌柜犹豫片刻点头答应,转头指示一个年轻的伙计带我去了后院。

后院东南角墙角一侧有个擂钵,不算很大,黑漆漆的,那伙计指着擂钵道:“刚才那两位大人要小的磨就是这个玩意。”

我走近两步,勾下腰,将擂钵中的小石杵拿起,见到了一摊贴着钵壁的黑色的碾成泥状的东西,闻着有些反胃。

“这,秘药?”

“这也不是小的说的,是方才那两位大人说的。”伙计讪讪揉着鼻子,伸手从腰间拿出张药方,“那秘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