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2 / 2)

加入书签

我转过身跟贺栎山从水榭饶至回廊之上,不知为何,如芒在背,等我回头去望,却又什么都没寻见。

大雪漫漫,飞檐斗拱都裹上了一层素净的白。苍茫辽阔的天地之间,是热闹喧嚣的皇城。

本王的寒疾,在那个冬天,又犯了一次。

待快入夏的时候,段景昭突然来府上找我。神情万分着急。我将他带进了屋内,刚落座,他连口茶也没来得及喝,便道:“三弟,为兄怀疑,父皇……”说着压低了声音,“已经到了大限之年。”

一句话如惊雷落地。

“此话怎讲?”本王登时拉直了背。

段景昭神神秘秘道:“三弟可还记得苏御医?”

我脑中搜索一番:“是年前告老还乡那位?”

段景昭点点头,肃道:“为兄刚得知,苏御医前些日子又回到了太医院。”

“皇兄的意思是……”

段景昭又将头一点,目光深沉:“若非是父皇病情严重,又怎会急诏苏御医回宫?”顿了顿,“为兄还听说,近来父皇已连着缺了三次早朝。”

如果那位殡天,如无意外,继承大统的就是太子。到那时……

“二皇兄想如何做?”

“若能令父皇改立太子,自是上计。若不能,便不能让太子活到继位那日。”段景昭眸光一深,“为今首要,是要知道父皇的病情到底如何。”

我二哥认为,若父皇的病情还能撑上些年月,便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漏了马脚。最好是设计让太子犯个什么大错,让父皇将他改立为太子。如果父皇已经时日无多,那么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将太子斩杀。

如今我和景钰都站到了他这边,朝中他也打点了许多官员,到时要改立太子,群臣进谏,他必然是呼声最高,也最是妥当。若是宫变,名不正言不顺不说,恐他还要防我和景钰背后一剑。

故而,若非万不得已,决不能当面斩杀太子。

又过几日,我忽然被急诏入了宫。

夜色深沉,风又乍起。走在静谧的皇城之中,隐隐约约,我觉得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到了御书房,门一关,礼一行,我那位父皇终于从公文案牍中抬起头来,记忆中那锐利的双眼依旧,只不知何时脸上又添了几道刀深的皱纹,长须多白了几根。

我正走着神,他威严一呵,“你可知朕找你何事?”

“儿臣不知。”

忽然间,我面前掷来一册公文。

“打开看看。”

我打开公文,一字字读完,刚合上页,便见他站起身踱步至我跟前。

“柳侍郎参的折子,说王越通敌叛国,你怎么看?”

我虽然没在朝中当官,但朝中大事,喝酒之时也听得一二。

最近闹得最大的一件,是说突厥犯境,处州失守,王越十万大军不敌突厥三万兵马,自言无颜面圣,刎颈而亡。消息传回京中,一片哗然。

那折子上头写的,是有关王越昔年收受贿赂的罪证,以及从其家中搜出的与突厥人来往的信件。

不过,我一个不管事的闲散王爷,这事问我作甚?

“儿臣听说王越乃忠良之后,王越若真是通敌叛国,父皇自然应当严办。若不是,也不能让已死之人凭空背了这黑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