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年是嫁了个庶子,真不知道是长房被骗了婚,还是为了攀龙附凤,明知对方是庶出也顾不上了……

文怡听了这些传闻,心里隐隐为柳东行高兴。他终于摆脱了那种尴尬的处境。但接下来,她又开始担心,因为传闻中也提到,六太太又带着八小姐上长房请安去了。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端阳节的前一日。因世子还席那天,顾家各房为了夜间巡逻与组织防御等事忙乱,人们都无心赴宴,导致席面上有些冷清。世子虽没说什么,但柳顾氏深觉丢了面子,便好说歹说,劝他多住两日,等端阳节上顾家进城去打醮时,再正正式式摆一日戏酒,给他践行。世子拗不过舅母的热情,加上也有意与舅母和表弟多亲近,便从善如流了。

这里,平阳城里传来消息,府城以南八十里外的平南镇,在四月底遭到了流民的侵袭。那流民的首领自称是“皇天普照大王”,带着近千人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声称要杀尽为富不仁者,劫富济贫,还说今年的旱情是上天示警,老天爷派他下来惩治贪官恶霸的。他们占了平南镇两日,烧杀掳掠无所不为,没想到一时不察,叫官兵杀了个回马枪,折了大半人马,一路向南逃窜去了。官兵一路追杀过去,据说那个匪首身边只剩下不到一百人,用不了多久,就会落网了。

顾庄上下听了这个消息,奇怪地没有感到紧张,反而放松了许多。看来乱民是有的,匪徒也是有的,但那是发生在平南,离顾庄有近百里呢,官兵又追得紧,那些乱民怎能逃到顾庄来?可见顾庄一切太平!

平阳府的衙差抽调了大半前往平南增援,知府大人再次派了密使前来,暗示东平王世子朱景诚以及王府亲卫,为了安全计,当尽早离开。朱景诚给了肯定的回复,而顾家长房上下,已经将打醮要用的物品准备齐全,预备送进城去了。为了确保道路畅通,那厚厚的木墙被搬了开来,只等忙完端阳节事宜,就要折开,回归到角落里去了。

文怡见状,心中暗暗着急,立时回禀了祖母,而卢老夫人也马上请了四老爷顾宜正过来说话。无奈族中反对者众,顾宜正虽然代理族中庶务,却终究不是族长,而族长所在的长房那头又明里暗里催个不停,他只能让步了。而且平南那的消息也变相证实了,乱匪不会祸及顾庄,他反倒还劝卢老夫人,不必太过担心。

文怡祖孙俩看着他离去的身影,默默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文怡勉强笑道:“应该不会有事的,不是说……平南出了乱子么?上回大概只是过来探路,见事情不可为,他们就另外找上了平南……”

卢老夫人没说话。

就在这一晚,当人人都在熟睡时,顾庄忽然起火了。

第七十三章 半夜火来

起火的地点是在庄口,石家糕点铺子,也不知道是怎么起的火,那火势居然有数丈高,把整个前庄都照亮了。

火势很大,加上天气干燥,一个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蔓延到其他房屋去,因此巡逻的人都跑去救火了,前庄的佃户、商铺等人也都纷纷跑去帮忙。

文怡自打听到有人喊救火时,就醒了过来。听到何家的报说是前庄石家铺子起火,她心里便生出了几分不安。

石掌柜自从半夜示警那回,被有些人讽刺是“大惊小怪”之后,心里就一直不舒服。加上后来庄中的顾氏族人又是警戒又是夜巡的,他担心真会出事,而他又觉得自己坏过匪徒的盘算,生怕会遭到报复,便索性带着一家大小,投奔城中亲戚家去了。离开前他将铺子和小院都锁死了,夜里又没人在,那火是怎么烧起来的,着实让人不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