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2 / 2)
文怡笑了笑,便向于老夫人于蒋氏解释:“我舅舅家的大表哥,在康城书院认得两位好有,其中一位就是姓罗,正是归海罗氏子弟。小时候去舅舅家里玩,我还曾遇到过这位罗大哥几回,上个月大表哥成亲时,罗大哥还曾送过贺礼来,只可惜本人未到。”
那管事忙到:“二少爷上月遇到上一桩难事,因此未能成行。他早抱怨无数遍了,说跟聂家少爷约好了一定去的,没想到失约,以后见了面,聂家少爷不知道怎么埋怨呢!”
于老夫人忽然问文怡:“你舅舅家的这位表兄,可是春天时得了两案案首的那一位?”
不等文怡回答,那管事便笑着说:“正是那一位!二少爷于那位聂少爷交好,算来已经有六七年交情了呢!”
文慧暗暗算了算,文怡今年十四岁,六七年前……还是小娃娃呢,便歇了打趣她的心思。
文怡暗暗松了口气。转头去看屏风外于老夫人于蒋氏的神色,都有些诧异之色。她不由得暗暗埋怨,罗明敏的人为何忽然把他认得自己的事提出来?行事如此高调,莫非有什么用意?
(某人准备出场喽~~~~~~~~~~)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园小院
不管罗明敏此举有什么用意,顾家人都已决定要接受罗家的款待,前往他家别院过夜了。
罗家的下人很快就用蓝绢在码头上围起帷帐,阻隔外人的视线,不一会儿,轿子也全都到齐了。青一色的双抬绿呢小轿,轿帘一角绣着罗家标记,光鲜整齐,分两行分开,足有四十多抬,正好与顾家所有女眷和丫环婆子媳妇的人数等同。若有人细心些观察,可以发现那些小轿的门帘虽然是一样的颜色,用料却有差别,最贵重的是彩锦,最便宜的是粗绢。连顾家寻常仆妇都未必能穿在身上的料子,在罗家居然被用做轿帘!顾家人一见,都在暗地里大吃一惊。
w?a?n?g?址?F?a?B?u?y?e?í???????ε?n???〇???????????ò?m
而每抬小轿配备的轿夫,都是一般高矮胖瘦,长得五官端正,年纪在二十到四十之间。他们穿着一样的衣服,穿戴整洁,垂首肃立,眼睛直盯着前方一尺远的地面,不发一声,显然是训练有素。
文怡随着长辈与姐妹们往前走着,眼角余光暗暗打量着这些人,心中不由得对归海罗氏这个名号生出钦佩之心。连粗使杂役的仆从都能如此行止有矩,罗家实力可见一斑,若是仅仅因为他家没有高官贵戚,便对他们生出轻视之心,实在不是明智之举。高官显宦总有没落的一天,姻亲贵戚也未必可靠,象罗家人这样,低调行事,严格约束族人仆役,却更显稳健!
文怡回想前世的记忆,藩王骚动也好,新君上台也好,都没听说过罗家曾参与其中,但归海罗氏始终是受人尊敬的世家。所谓世家望族,就应该这样才对吧?不求一时显赫,只求万世承爵……她抬头望向前方的轿子,于老夫人与蒋氏刚刚上了轿,这两位顾家主母,大概未必赞同这种做法吧?
小轿里头打扫得很干净,坐垫也是软薄适中,一声令下,小轿被抬起,除了在这一刻稍稍有些晃动外,一路都走得十分平稳,无论上坡、下坡,路经的是闹市人群还是偏僻地带,节奏都不曾乱过。文怡心中不由得又再次赞叹罗家下人的训练有素。
别院离码头并不算远,而且位处归海城外围,不必进内城门,穿过一个大市集,再经由大路拐进岔路口,走上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别院门口。这里十分清静,又有树林围绕,就算是在冬天,也是满眼绿意,叫人看了精神一震。侧耳细听,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