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7(1 / 2)

加入书签

吩咐底下人去备船。六老太太得了信,便赶过来说要跟着一块儿上京,说是九小姐日后嫁了人也是要在京城过活的,倒不如趁机会在京城里置办些产业,省得事到临头再办,会手忙脚乱。”

“只是这样?”于老夫人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暗暗在屏风后打量了文怡一眼,“六老太太若只是为了置办产业,只需派几个人上京就行了,何必亲自过来?二老爷就没什么话交待的?”心里暗暗骂二儿子糊涂。

那家丁想了想,便道:“二老爷没说什么,只是二太太……倒提过……曾向六老太太赔过不是,为着九小姐的亲事拖了小半年才定下来,是长房办事不力……”

于老夫人几乎咬碎一口老牙,她就知道,这个二媳妇心里藏奸,断不可能让自己好过的卢老夫人会上京,说不定也是她进了什么谗言九丫头的婚事会拖这么久才定下,怎么能怪到长房头上?去年秋冬季节里,满京城的高门大户,有哪家敢擅自给自家儿女定下亲事的?要知道等着宫里下旨配婚的可是一大群龙子凤孙

如今老妯娌无缘无故地上京来了,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于老夫人头痛之余,又对文怡添了几分不满。六房这几年是越来越不安份了

文怡察觉到于老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隐隐带了几分恼怒,顾不上多想,便向蒋氏轻声道:“大伯母,不知我祖母带了几个人来?家里的兄弟们又是如何安排的?”

蒋氏忙替她问了那家丁,那家丁便道:“六老太太带了七八个丫头婆子,还有仲总管与两三个男仆,家里的小少爷年纪太小了,便托给了四太太,恰好六少爷与十一少爷从年后开始,便每日往四老爷家里请教功课,正方便照应,想来是无碍的。”

文怡听了,略放下了几分担忧。四伯父如今是一族之长,对族中子侄的功课学问是相当注重的,四伯母照顾孩子,也还算仔细,虽然未必会真心相待,但至少弟弟的吃穿用度是不愁了。只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文怡盘算着,等到柳东行出征,自己还是陪着祖母回家去吧,总不能长年累月地把小dd托付给别房的长辈,哪怕是族长之妻,也不如自家人细心。

于老夫人又问了许多话,直到把二老爷一行带的所有物件都打听明白了,那家丁再也说不出更多的情况时,方才让他下去了,然后便是沉默。蒋氏听得二太太段氏为继女置办了一副听上去颇为丰厚的嫁妆,暗暗撇了撇嘴,没说什么,只小心地试探一句:“婆婆,媳妇没料到六婶也会来,因此只备下了二叔一家的屋子,要不要再去收拾房舍?”

于老夫人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如今家里哪里还有多余的房舍?你莫不是忘了,文贤马上就要娶亲了,新房还没收拾完呢,老2一家子过来,又是拖家带口的,你六婶可不是一个人来的,男男女女的下人一大堆呢。”蒋氏一时语塞,也犯起愁来。

文怡略皱了皱眉,心下不快,但想了想侍郎府里的情形,也确实是没多少空房舍了。因为文贤就要娶亲,他的院子重新修整过了,在新娘子进门前,为了讨个吉利,是不许人先住进去的,文贤本人也只是住在外书房里,而外院还有文良在。她们姐妹几个占了一个院子,二伯父二伯母进京后,连着身边侍候的人,又要占上一个院子,侍郎府中便只剩下前院还有几间客房了,原是先前平阳学子上京赶考时曾经借住过的,但是卢老夫人乃是女眷,万没有住在外院的道理。

文怡又想起了于老夫人住的院子,那院子位于侍郎府西路,前后三进,除了正院外,就是全府最宽敞的院落了,于老夫人连主带仆住进去,也还有空房间,但她是这个家里的正经老封君,会愿意让出一两间空房招待老妯娌吗?

文怡想了想,索性微笑着对蒋氏道:“大伯母,不妨事的,祖母在京里想必也不会久住,让她老人家住在我那里就行了,我那屋子的西耳房里还有一张床,我住那儿也是一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