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1 / 2)
惊呼出声,不是他们没见过,而是细盐金贵,他们一般出门都是带到盐块,很少能吃上细盐。
许老疤子小心的捻了一点儿尝,吧嗒吧嗒嘴后立刻将油纸包仔细包好。
众人见他这动作都有些疑惑,就听他说:“是白盐。”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白盐可是专供官宦人的,一般富裕的人都不一定吃过。
刚刚还议论蒋之恒他们来历的人立刻闭上嘴,又看许老疤子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五个小瓷瓶。
许老疤子随意打开一个闻了闻,一股清凉的味道直冲脑门,他瞬间清醒了很多,又是连忙将盖子盖好。
“上好的万金油。”
这东西现在也就在闽粤商人有卖的,就算一般品相的也贵得很,除了提神醒脑还可以防毒虫毒蛇,常年在外行走的,没人不想身上常备。
还有一些上好的油布和烟丝、砖茶,都是出门在外的人急需的物品。
许老疤子收好东西,严肃的看过每一个人,压低声音警告道:“这是好处,也是警告,你们可要闭紧自己的嘴,不然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
众人讷讷的点头,好处拿到手,东家给的银子也不少,这点他们还是明白的。
马路边,蒋之恒坐在马车里看向地上的劫匪,扫了一眼他身上的衣着,语气平淡地问:“你们从哪儿逃过来的?”
第261章 《坚磨生诗钞》
审问清楚这些人的来路,蒋之恒让一个小子转回济南去给山东巡抚送信,也就是卖个人情,认不认就看对方识不识相了。
要知道,这些劫匪到处流窜,裹挟着那些快活不下去的灾民,谁也说不清楚会不会出现什么收不住场的事。
继续往前走,一直到山东和安徽交界处,许老疤子直到蒋之恒他们找到安徽镖局的人才客客气气的离开。
蒋之恒没有在意这些人,普通老百姓都不敢挑战官家权威,他送的那些白盐就是最好的警告,也不怕他们敢泄露自己的消息。
一路赶到南昌,已经是年底。
蒋之恒看着繁华的街道,这边京城暖和的多,老百姓们还能悠闲的逛街。
随意租了一个院子住下,小熙子打着卖货的名义开始在外行走,全禄一刻不离地守在蒋之恒身边。
屋子里烧着炭火,暖和的蒋之恒昏昏欲睡,想着先办正事,他简单地换了衣服带着全禄出了门。
街上虽然不是人山人海,但也大差不差,一些要回乡的已经开始置办年货了。
蒋之恒打听到一家卖科考书籍出名的书肆,带着全禄溜溜达达的走进去。
小二热情的迎上来:“公子想买什么书啊?”
蒋之恒随意的打量了一下书肆,面积不小,还有一些穿着长袍的人站在书架前翻看书籍。
“给家里准备科考的侄子买些书,有什么推荐的?”
小二立刻喜笑颜开,殷勤的引着蒋之恒到了一个书架:“这些全是科考能用到的书籍,公子需要的话,小的可以给您介绍介绍。”
蒋之恒左右看看,见没人,小声问小二:“听说科考要看上面的喜好,有没有那些大人的着作啊?”
小二立刻一副我懂的模样,带着蒋之恒走到另一个书架,取出几本书介绍道:“这本是咱们江西学政李绶李大人的书,公子可以让您侄子多多研读。”
蒋之恒不在意的点点头,李绶和鄂党没什么关系,他也没兴趣整他。
随即小二又拿出几本其他省学政的书:“这些是其他几个省学政的书,都是学识渊博的大人,您侄子也可以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