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7(2 / 2)

加入书签

狄进不是迂腐之人,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保持了默契,此时稍稍翻了翻案卷,将之递给旁边的吕公孺。

吕公孺打开,仔细看了起来,很快就皱起眉头:“证据碎散,诸多揣测,提刑司就是这般草率断案的么?老师,你当时为何……”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

狄进道:“你是不是想问,这起案子我当时为什么没有亲自查?”

吕公孺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狄进道:“生活不是话本传奇,不可能等着我把一件案子处理完,每个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下一起案子再发生,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前一件案子都没完全破,还留有不解之处,下一件事早就纷至沓来,必须做出取舍……”

“许冲中毒遇害案,就是这样的情况!”

“与许冲之死相比,当时弥勒教的威胁更大,所以无论是我,还是令尊,都将侧重点放在弥勒教徒身上,这位幕僚之死,便交予了提刑司,事实上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提刑司本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吕公孺皱眉:“但提刑司明显乱查案,只凭一己感觉,所谓人证物证,皆是牵强……”

“那就让提刑司改!”

狄进道:“我之所以要写《洗冤集录》,正是要尽自己所能,逐步影响世间对于刑名的态度,而不是有了断案之能,就把所有破案的重担全部扛在肩上,那样除了把自己压垮外,最终也改变不了什么……”

吕公孺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依旧点头:“学生谨记!”

狄进笑了笑:“你对于《洗冤集录》虽说不是烂熟于心,却也全程参与编撰,如果让伱出面,能给出破案的正确思路么?”

吕公孺愣住:“我?”

“正是你!”

狄进颔首:“我要让世人知道,一个八岁的孩子,用心读此书,也有了分析案件的基本能力!这就是《洗冤集录》!”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这特么八岁?

“秀才公,那里危险,下来吧!”

“我再看看!再看看!”

范仲淹站在泗水岸边,目睹着热火朝天的景象,眼中透出羡慕之色。

他从天圣二年起,就于泰州治水,修筑捍海堰,前后历经波折,直到如今的天圣五年秋,那里的水利建设还没有完成,对于其中的艰辛,可谓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一到泗水河岸,范仲淹只看了半个时辰,就知这里的治水绝不是表面功夫,一旦治理好了泗水的水患,变荒田为良田,让外出的逃荒者得以返乡耕种,这兖州最贫困的一县,定然能脱胎换骨!

“来地方仅半年,便能做成这等大事,虽各地皆有民情,狄仕林于背后也定然做了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努力啊!”

范仲淹恋恋不舍地下了河道,朝着县衙而去。

他如今是迫不及待地想见一见那位兖州同判,向其好好请教一番了。

然而还未到县衙,范仲淹诧异地发现,这里人也很多,越往前走,越有里三层外三层之势,甚至有差役出来维持秩序。

范仲淹绕开最密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