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7(2 / 2)

加入书签

公孙策言简意赅地评价着:“党项李氏所据之地,多瀚海荒漠,既无力耕种,也不擅养殖,羌人既难自给自足,便多用山盐换取我朝的粮食、布匹、瓷器、茶叶,这一旦开战,必须要封禁贸易,打击山盐流通!”

王尧臣对此了解不多,有些诧异:“山盐这么重要?”

公孙策解释:“就是青白盐,边境多称其山盐,比起海盐要好上太多,确是劲敌!”

狄进心想何止是劲敌,宋朝这边的解州盐平均一斤四十多文,西夏的青白盐一斤四文,味道还更好,简直是完暴。

“粮盐铁布畜,乃民生之基,西夏全靠盐业支撑,一旦开战,封禁山盐,其国内自会怨声载道!”

王尧臣恍然:“难怪吕相建言,不让一粒米流出国境,不让一颗青白盐换得口粮,到那时,李氏对党项的统治必定动摇!”

公孙策皱眉:“我却有些担心,太宗朝时,青盐贸易其实已经被禁止过,结果让无法正常贸易的党项各部,团结在了李继迁身边,让他屡败屡战,反倒帮助李氏一统党项……”

狄进开口道:“在羌人一盘散沙的情况下,贸然封禁山盐,确实会让反宋之人借机团结各部,但现在李氏已然壮大,想要遏制其野心,就必须打击西夏的盐业,最好的莫过于攻占盐州,一劳永逸!”

公孙策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李氏在夏州威望如日中天,各部落都拥护李德明的统治,不过也有不少党项人心知与我朝贸易,他们才能丰衣足食,是十分亲宋的!比如卫慕氏,乃是银、夏大族,我到兴州后,基本都是由他们招待,对于使节团上下就极为礼遇恭敬!”

狄进问:“这位卫慕夫人,是什么态度?”

公孙策道:“她对于太后不赐锦缎黛红,显得极为伤心,一再解释,党项李氏绝无反意,愿永为宋臣,我看她所言,倒是情真意切,可惜她做不得李氏父子的主,不然后面也不会遇害!”

狄进目光凝重起来:“卫慕夫人是如何遇害的?”

公孙策沉声道:“中毒身亡,据说是饮了药酒,死状凄惨,但她身边的婢女和侍卫统统消失不见,疑似被灭口,在案发后的第三日,我所居住的房内又有一封密信送至,以汉文写了约见的时辰地点,似是卫慕氏的族人想要告知我什么,但我应约前往,却没有等到任何人,不仅没了线索,第二日就被强行带离了兴州!”

王尧臣颇为佩服,又不由地为其捏着一把汗:“明远,凶手连卫慕氏都敢谋害,你就直接赴约……”

“我带上护卫的,并未大意!”

网?阯?f?a?b?u?Y?e?ǐ???ǔ???€?n?????????5????????

公孙策道:“卫慕氏在此时遇害,恰恰说明西夏人不准备马上反,也就不敢加害上国使臣,我堂堂正正,何惧之有!”

狄进赞同这点,不过此番艺高人胆大的姿态,显然也引起了西夏的警惕,直接将公孙策硬生生送出境了:“在这几日之间,你可曾见到了李德明和李元昊,他们父子是什么反应?”

“李元昊我没有见到,倒是李德明,在卫慕氏遇害后,他亲自来见了我一回!”

公孙策缓缓地道:“此人姿态卑微诚恳,神情哀伤悲痛,使节团其他人都被他骗过,我是半点不信,这李德明城府极深,很难说其妻是不是他亲自下令毒害,毕竟要保护他的太子!”

王尧臣变色:“太子?”

公孙策沉声道:“不错!他要立李元昊为太子,立卫慕氏为后,兴州已经在筹备仪式了,听说立下太子后,还准备向辽国求娶公主下嫁!”

王尧臣冷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