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8(2 / 2)

加入书签

半个时辰未到,野利遇乞雄赳赳气昂昂地入内,到了面前重重抱拳,用还不是很熟练的汉话道:“末将拜见狄相公!”

狄进扶住,热情地将他带到桌边:“将军请!”

这位作为夺取兴州的功臣,虽然不似其兄长直接被封为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行夏州刺史,但在狄进的举荐下,为河西路兵马都总管。

这个职务可比起其兄那个夏州刺史,要有实权多了,很明显的分化之策,让原本都颇有军事才能的兄弟俩人产生分歧。

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野利遇乞和野利旺荣近来的关系就越来越僵,野利旺荣更希望与党项部族接触,消除野利氏出卖李氏的负面影响,收拢党项各部的人心,野利遇乞则与汉人官员往来频繁,努力融入这个圈子里。

既然对方想要与汉人亲近,地位又微妙,狄进便隔三差五地邀请他一回。

惠而不费的事情,却让野利遇乞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抱着投桃报李的心思,坐下后立刻道:“末将听到外面有些传闻,与战马有关,若相公需要末将办事的,请尽管示下!”

“马政……”

狄进笑着叹了口气,语气感慨,摆出推心置腹之态:“这是我朝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啊!”

“马匹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物资,战马不仅是决定战事成败的军队装备,也是后勤运输物资的保障工具,如今我朝的马政却是一言难尽,连带着不仅骑兵稀缺,后勤都往往跟不上,成为军队里最薄弱的一环!”

“但事实上,在太祖太宗两朝,马政都是朝廷极为重视的。”

“那时正值晚唐和五代百年乱世,人少地多,就连京畿之地,都能圈出六个牧监,同时三衙辖下的各部马军,也都有自己的专用牧场。”

“待得先帝一朝,于宰相陈公尧叟主持下,全国又设立了多个监牧区,推行马政改革,在大中祥符年间,京畿及河南河北牧监总数,一度达到了二十二座!”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人口的繁衍,农牧争地成为主要矛盾,因为养马太费土地了,人口上去了,地都来不及种,哪有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壤,让我们来养马?”

“当种马场大片大片地给人占去种田,国家的马政变成什么样子,就可以预期了,关键是在里面贪墨的还不少……”

有些话狄进当然不会说,比如到了神宗朝最夸张的时候,每年要花上百万贯,却只能出两三百匹能用的战马,简直就是笑话。

等到王安石变法,虽然推出了保马法,但大头还是靠熙河路茶马互市,每年通过交易可获得的一两万匹战马,再加上保马法寄养在民间的马匹,才足够了军队所需。

所幸这些头疼的事情,随着河西的收复,都迎刃而解。

无论是贺兰山下,还是黑山脚下,都有大片大片牧场,河西良马曾经是多少宋军将士羡慕的坐骑,现在毋须羡慕了,河西良马都将是他们的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河西回归后,河西的一切也将是国朝的,实施起来却不是这么简单。

就算是二丁抽一的李元昊,也不能强行掠夺各部的战马,如何让这群番人部落将马匹交出,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至于将几片最肥沃的牧场收归朝廷所有,其中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要知道之前令兴州投降时,宋军可是承诺,党项人依旧居于贺兰山下的,现在由朝廷接收牧场,是不是临时毁诺?

所以保甲法在前,保马法在后。

急切不得。

现在赵稹要夺各部的战马,狄进也是先阐明了马政的重要性,再将态度明明白白地展现出来:“请将军放心,自来都是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