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3(2 / 2)

加入书签

吕公孺拱手行礼:“孩儿本想去河西,就读于师父和范先生座下,现在却不知,该不该去了?”

吕夷简怒容逝去,抚须轻笑:“不用试探,你师父先知麟州,兼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如今又坐镇兴州,安定河西路一载有余,确实也可以调回京师任职了!”

“然宰执任期长短,决于天子、太后,适任则长,不适则短,如师父这般的经略安抚使,其实也是这般,不受任期所辖,不是么?”

吕公孺沉声道,声音里也浮现出怒意。

吕夷简微微颔首:“不错!”

吕公孺道:“父亲能够制止么?”

他很清楚,自己的父亲内心深处也颇为忌惮那位年轻的师父,哪怕父亲已是首相,而师父功绩再高,至少要再等到几年才能入两府。

但权势不仅仅是看庙堂上的官职高低,不然的话,早就成为首相的王曾,也不会在父亲面前越来越有大权旁落的趋势,而两府宰执的频频变动,又能说有几位比得上那位的功绩和影响?

“有人信誓旦旦,为国为民,为父难以制止!”

吕夷简确实乐得狄进远在河西,培养未来的班底,他则在中枢,安插吕氏门生,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可他这位宰相还没有权倾朝野,说一不二,更没有明确地站队太后与官家任意一方,有些事情不好反对。

因为那群朝臣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河西十州,一大半的知州与狄进有旧,更有同科进士四人,河西十万禁军整编,军事长官就是狄青,哪怕不是狄进同族,关系也一目了然。

这位坐镇河西久了,势必尾大不掉,成为当地实质上的主宰,到时候那里回归的番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只认他这位经略相公?

为了国朝安定着想,该把人调回来了!

但吕夷简也很清楚,有些老臣确实是抱此担忧,有些人就是满口忧国忧民,实则见到河西安定,战马充足,兵锋强盛,未来在对辽战事上必定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始蠢蠢欲动。

只是把那位调回中枢……

当真以为对方年纪轻轻就能深得上下信重,是好相与的么?

“河西你去一趟,拜见一下令师,也转告为父的问候!”

不过既然阻止不了,吕夷简也不妨早作安排,对着自己的亲儿子,也是两方的纽带,给予郑重的承诺:“你师父这样的经略安抚使,回归中枢,当安排何等职务,才能既符合资序年岁,又不亏待有功之臣,为父会好好思量,绝不负宰相之责!”

第五百三十九章 权知开封府

“学生拜见老师!”

看着十二岁的吕公孺神采焕发又不显张扬,文翰中带着几分英武之气,狄进也露出看晚辈的欣慰之色:“不必多礼,你长高了不少啊,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吕公孺直起腰来,露出兴奋:“很顺利!如今河西路的官道边,车马脚店,逆旅客舍,各色的商铺日渐繁盛,这些都是河西上下政通人和,治理得当的体现啊!”

狄进颔首:“说得很好!读万卷书,行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