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1(2 / 2)

加入书签

到时候扣一个犯上作乱的罪名,有鉴于前唐的道、佛两教兴盛,宋朝士人对于僧人和道士都没什么好感,甚至不如死一個普通京师老百姓,引发的波澜要大!

所以……

开封府衙万万去不得!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ⅰ??????ω?ě?n????〇??????????????则?为????寨?佔?点

当然去不去,由不得一介云游道士定夺,他的目光先转向任守忠,发现对方脸色铁青,明显失态,再不动声色地转向赵允让。

赵允让感受到了这个注目,眼皮微微垂了垂,开口道:“你这闲汉,倒是会扯虎皮,狄大府确是明察秋毫的神探,然开封府衙政事繁忙,事关京畿要务,岂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他这么一驳斥,任守忠定了定神,也嗤之以鼻:“江湖贼子,不知朝廷法度,你指责法显道长,那自是由道录院审断,开封府衙可不会受理宗教事!”

“锦夜”很清楚,当官的都能说会道,与他们争辩,是自讨苦吃,理都不理这两人,只是看向中年道士:“你自认山野之人,并不为俗世富贵而来,如今却要躲在这些人的身后,不敢问心无愧地回话么?”

此言杀伤力同样不小,宗室子弟面面相觑,也生出异色来。

确实,真要是山野修行之人,一旦发现有身陷漩涡的危险,早就先一步飘然离去了,朝廷也不会强留。

正如当年陈抟老祖不受官职,周世宗和宋太宗都没有勉强,即便是天子,也不会对这些人如何的,终究要讲一个你情我愿,不然谁知道这些方外之人献上的丹方、导引术有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现在,这位道长选择留下,是不是代表他其实并不似表面上那般淡泊名利?

眼见“锦夜”还在输出,任守忠真的急了,气急败坏地道:“圣朝临世,天下安宁,皆因太后有德,还望道长万万不要被贼人言语所动……来人啊!将这个贼子拿下!拿下!!”

北宅有护卫,任守忠这位大内都知出动,也带着宫城的禁军,此时一声令下,七八个壮汉就围了上去,虎视眈眈。

“不好!”

中年道士不喜反惊,暗道不妙。

驱逐就好了,拿人却是下策啊!

果不其然,“锦夜”毫不反抗,任由禁军将他钳制住,昂着头喝问道:“在下问心无愧,愿去开封府衙受审,你们将我投入开封府牢吧!”

任守忠猛然愣住。

宗教之事,尤其是牵扯到道教人士,确实应该由道录院定夺,但问题是,道录院没有牢房,人拿下了,送去哪里?

在京师中负责关押囚犯的,首推开封府衙,然后是机宜司牢狱、刑部大牢、大理寺牢和御史台的牢狱。

而后面几个大牢,都是关押特殊的囚犯,并不是谁都能进的,按照朝廷规制,他此时拿了人,只能送去开封府牢。

到时候这个白头发的江湖闲汉闹起来,那位大府岂不是顺理成章地过问?

自投罗网?

“干脆在半途中,将这个人宰了!”

任守忠目光闪烁,已经动了杀心。

不过就在这时,中年道士轻叹一声,飘然而出,对着众人道:“贫道原以为出世入世,皆是修行,如今方知浮生若梦,世事纷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说罢,拂尘一扬,竖掌行礼,大袖飘飘,溜了溜了。

“诶!诶!道长别走……别走啊!”

眼见这位当机立断地离开,任守忠大急,连声挽留,赵允让神情反倒有些放松,其他宗室子则释然了。

这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