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 2)
待常妈妈走远,雁篱气的跺脚:“女郎怎留得她!”
雁莘拧了帕子递给她:“常妈妈如此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容不得能如何,换个人来就能好了?”
“快擦擦脸吧。”
雁篱不甘不愿地接过帕子,发泄般盖住自己脸一顿揉搓,看的朱虞直皱眉:“且再忍几日罢,顾家人口简单,顾侯爷常年在军营,待嫁去自有安生日子过。”
顾侯爷便是朱虞未来夫婿。
京都地界,街头撞一撞都能撞个官爷,侯府门庭在京都委实算不得显赫,若无深厚底蕴或当权的,也就摆个侯爵名头听一听。
顾侯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底蕴无法与慕家比,唯顾侯爷早年立过战功,而今领了个军职,手中握住一个不大不小的兵符,在京都倒也站得稳。
按理,以朱家如今门庭是高嫁。
只美中不足是,顾侯爷已是而立之年,发妻早逝,留有一嫡子,虚十岁。
这门婚事是黄氏牵的线。
大姑娘因病体耽搁了议亲,黄氏便动了慕家的心思,初提起老太太一口拒了,后二爷官场需要助力,恰牵扯到慕家跟前,几番劝说,老太太松了口。
大儿子已然故去,小儿子却还要讨生活,养一家老小,官场艰难,老太太自为活人考量。
唯有委屈朱虞。
黄氏因此要补偿朱虞,走动月余相了这门婚事回来,起先老太太一听是填房,还要给人做后娘,气的将黄氏痛骂了一顿。
可没几日,二爷裹挟一身怒气回来,老太太差人一打听,得知原是因粮草供给上出了岔子遭军中弹劾,巧的是,问题恰出在顾侯爷麾下。
老太太沉下心一思量,大儿子身故后朱家一落千丈,这些年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可在军中却无任何脉络。
若能跟武将结亲,怎不算多条路。
老太太便又传黄氏仔细问话,黄氏自将那顾侯爷夸的天上有地上无,说的老太太真动了心,来问朱虞意见。
朱虞当场傻了眼,年华正好的郎君丢了便罢,左右郎君多的是,偏换个老男人,哪个女郎能接受。
听得对方是侯府,又领的军职,能称一声将军,朱虞的头脑才开始转起来,老太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上朱虞有自己的考量;老太太也答应除去母亲留下的,再给她添十六抬嫁妆,朱虞便点了头。
且她一个孤女不答应又能如何,老太太既开了口,就必不是真同她商量。
应也得应,不应也有的是法子让她应,何不如借此为自己多换些益处。
这边松了口,黄氏就赶紧安排起来,应顾侯爷要求,两厢隔着帘子见了个面。
男人长得周正,身材魁梧,不是朱虞喜欢的,却胜在人品正直。
于朱虞而言,此便胜过万千。
可在女使看来,这门婚事实在是委屈女郎,谁家如花似玉的女郎嫁去给人做后娘?
雁篱一肚子话要发作,却怕惹女郎心伤,忍了又忍,闷闷道:“只愿顾侯爷真是值得托付,顾家没有偏心的祖宗。”
“顾家老侯爷去的早,老太太只顾侯爷一个儿子,就算要偏能偏了谁去。”朱虞认真道:“且雁莘不也打探过,顾侯爷无甚恶习,后院干净,亦非中饱私囊之辈,如此,于我们很有益处。”
雁篱不满地小声嘟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