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1 / 2)

加入书签

没有再看到鸡爪,带着钱二牛去另一条街。然而那条街上都是早餐铺子。有的已经开门,有的正在往外搬东西,反正都比仁和楼开门早。

钱二牛见林知了打量早餐铺,低声解释:“以前跟咱们一样,夏天卯时过半才开门。听说自从坊间百姓和商户都去咱们店里用饭,他们一日早过一日。先前做饭糊弄的都关门了。”

林知了:“没人抱怨我们把他们挤兑的干不下去吧?”

钱二牛:“我们店里东西贵,他们便宜,商户宁愿吃贵的也不吃便宜的,应该反省的是他们!掌柜的不用担心,真有这种人,无需您出面,街坊四邻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叫他们从此不敢踏进东市。”

林知了看看天色,约莫再过一炷香,仁和楼也该开门了,“回去吧。”

离仁和楼只有十来丈,林知了停下,路边有个卖蒜薹的。林知了都忘了上次吃蒜薹是何时。

卖菜的老妇人仰头问:“娘子出来买菜?这是自家种的,刚刚拔的。”

林知了:“这个时候城门还没开,你想必是城里人,在院里种点蒜薹还拿出来卖啊?”

老妇人苦笑:“日子过得下去,谁出来卖菜啊。”

林知了打量一番老妇人,衣着没有补丁,可是已经洗的发白,到她跟前也没有闻到汗臭味,感觉她以前很讲究,如今这样想必家道中落。

林知了心里有个想法——

先前薛理叫林知了找个浆洗婆子,可是出来给人洗衣的十个有八个随便洗洗,好不容易寻到两个,人家忙得很,早上去李家,晌午去张家,下午去赵家,晚上还要去王家。

若想横插一脚,林知了得加价。林知了不想加钱,此事被一再搁置。

林知了故意问:“您家在哪儿?我怎么越看越觉得您有些眼熟啊。”

“离东市不远,新昌坊。是我经常来东市,娘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到过我吧。”婆子问,“娘子买蒜薹吗?”

林知了先问多少钱一斤。随后又朝采买看去,采买点头,林知了才说全要了。

婆子买不起秤,找东市好心人秤过。她告诉林知了三斤高高的,要是不信可以找别人称一下。缺斤少两,回头就去新昌坊找她。

林知了把钱递过去:“老夫人家里艰难,为何不去帮人洗衣?听说有人一天赶四家,一家一个时辰可得百文。”

“我洗过,可是洗的慢,一天赚百文,还把家里的活耽误了。”老妇人的脸色变得通红,像是因不会洗衣服感到难堪。

林知了:“我看您身上的衣服就很干净。近来我正想换个洗衣婆子,您愿意的话每日申时过半去我家,我们一家四口一天的衣服,不管你洗多久都是五十文,你看可行?”

老妇人小心把钱揣好,闻言不禁起身:“洗到天黑也可以?”

林知了:“你酉时过去,洗到戌时无妨。”

老妇人忙问:“娘子家在哪里?”

“离你家不远。新昌坊西边宣平坊。你到宣平坊一问林娘子,就会有人告诉我家在哪儿。”林知了又提一句,“申时过半,可晚不可早。早了我家没人。”

老妇人见她要走,不由得追上去:“娘子不是同老婆子说笑?”

林知了:“先前那个我嫌她气人。因为第一次到我家,我看院子里的菜多吃不完,给她薅一把,后来每次洗好衣服都薅菜。我叫她摘豆角,她不是薅我的葱就是拔我的芫荽。有的时候也不说一声,薅了就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